祭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一章 中元節(二),地煞七十二變,祭酒,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約麼在午時。

“我倆人是十錢神的弟子,聽聞相召,故來拜訪。”

李長安對開門的大娘如是說道。

興許是黃尾那張清奇的毛臉很有幾分神棍氣質,大娘露出驚喜神色,大聲向院內呼喊。

“妹子,陶家妹子,快些出來!十錢老爺真的顯靈啦!”

房裡出來個愁苦婦人,她望了眼這頭,遲疑著遙遙行了一禮,神色間多有戒備與驚疑。

李長安一點也沒怪罪,因為他自個兒也詫異得很。

“十錢神”本來是何泥鰍胡謅的名頭,上次事件後莫名流傳了出去,成為坊間談資的一部分。錢唐多有此類聊齋故事,真假難辨,沒人會去深究。本以為,過些日子就會漸漸被人遺忘。沒想,真會有人病急亂投醫,求到了“十錢老爺”頭上。

反正閒著也是閒著,急人所急,未嘗不可。

“瞧我這沒眼色的!兩位師公,快快請進。”

不由分說將兩鬼引進門來,言談中,才曉得那位年輕婦人才是正主,大娘算是介紹人,因此表現出十分的責任感。

“我這妹子命苦,前些年,男人死在海上沒留下幾枚銅子。孤兒寡母的過得甚是艱難,今兒又遇上這等邪事。唉,城裡的和尚道士要錢兇得很,我們這些苦哈哈也請不來人家。我們聽說十錢老爺心善,不介意香客窮苦,不知這價錢……”

“不急。”李長安打住絮叨,“先看看孩子的情況。”

…………

阿枳仍安靜地躺在床上。

母親怕她魂魄回家時找不到自己的肉身,把她臉上黑灰細細清洗乾淨,露出秀氣的彎彎眉目,看來睡容恬靜。

但李長安稍作檢查便發現,她和慈幼院裡的法嚴一樣,魂魄已失,一具空殼而已。

道士讓陶娘子把事情始末細細道來。

興許是對莫名其妙出頭的兩人抱有疑慮,也興許是努力維持著內心堅強的外殼,她說得很慢,好在旁邊有大娘熱心補充。

李長安大抵了解了來龍去脈,並找出了關竅。

“錢在哪兒?”

錢在水缸裡,已化得沒影兒了。

道士只是皺眉。

黃尾卻“哎呀”一聲,急得跺起了腳。

“糊塗,糊塗啊!你這麼能把錢都白白投進水裡!”

陶娘子惶恐抬頭,不明所以。

黃尾手舞足蹈快聲解釋:“死人行事也是要講規矩的。你收了他的錢,便是承了他的事,應了他的邀。鬼錢既是報酬,也是信物。你當時若不願,應該添些香燭和著鬼錢一起,供奉於門外,自可了事。即便不成,我們也可憑錢尋著事主,再做交涉。可你卻把錢都丟進水裡化去,豈不是徹底錢貨兩訖,再無轉圜?!”

陶娘子聞言,臉上霎時丟了血色,她背依著牆無力滑落,雙手捂住臉無聲抽泣。

“師公說的什麼話?”大娘打抱不平,“咱們尋常人家哪裡懂得這些道道?”

李長安安慰道:

“嫂嫂無需自責。我這同伴一時心急,說岔了話。這邪物祟人,就好比強盜提刀登門,哪是講道理就能管用的?”

陶娘子倒是不哭了,卻突然跪下,衝著他倆胡亂磕頭。

“求你救救我女兒!求你救救我女兒!我就是當牛做馬我也會報答的!”

李長安吃了一驚,好說歹說勸下來,讓大娘陪著,他與黃尾去院子商量。

…………

“我這破嘴!又說錯話啦。”

黃尾頗為懊悔,李長安亦有同感。

“我也一樣,說了歹話!”

他的安慰看似解脫了陶娘子的過錯,可卻也戳破了其內心深處最後的僥倖——孩子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兩界:從關公像睜眼開始

七隻跳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