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六合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0部分,重生之大明攝政王,曾氏六合網,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小冰河時期,中國北方的農民被連年的乾旱和酷寒給擊倒了,大量的農民要麼餓死,要麼逃亡,想避免這兩個命運的唯一辦法就是造反。

在萬曆年間,神宗對北方農民和軍鎮還能勉強維持,到了崇禎年間,由於內憂外患,儘管幾次加派田賦,但明廷財政破產,連軍費也不能維持,更談不上賑濟災民。

於是這就是一個惡性迴圈,一邊是朝廷加派賦稅,用來維持朝廷的運作和軍費開支。一邊是農民因為災荒無法自給自足,同時還要完糧納稅,兩相交逼,只能造反。

造反的人越多,朝廷的軍費開銷就越大,需要的賦稅也就越多。

同時在關外的滿清時不時的入關掃蕩,也是給明朝這個已經虛弱的巨人雪上加霜,綻開的傷口越來越大,流血越來越多,最終在兩相夾擊之下,一個龐大的帝國轟然倒下,漢人的最後一個帝國,就此滅亡。

明亡清興有很多必然和偶然,歷史的細節細究起來特別的有趣。

為什麼北方的農民紛紛破產無法自足,而同樣是在北方,還是在東北苦寒之地的滿清政權卻保持了勃勃生機?

在努兒哈赤時代,因為小冰河帶來的災害,這個老奴隸主感覺無法養活太多的奴隸,於是在天聰年間,努兒哈赤下了屠殺令,漢人中的地主,商人,秀才,全部被殺,同時家中沒有一定存糧的農民,也在殺害的範圍之內。

在後金興起之初,關外漢人有近七百萬之多,到了努兒哈赤統治的尾聲時,遼東漢人連兩百萬也沒有了。

人力缺失使得後金極度衰弱,要是努兒哈赤的統治再延續幾年,恐怕也就不存在清軍入關的問題了。

但關鍵時刻是,皇太極頂了上來。

此人雄才大略是不必多說了,清朝確實是在他手中完成了最關鍵的幾步,成就了能統一中國的最基本的基礎。

誘使袁崇煥殺毛文龍,穩住遼南,這是皇太極的第一步。

長征萬里,在草原一年多時候,把察哈爾部落的林丹汗打的望風而逃,最後窮困交加病死,然後接收了察哈爾蒙古的草場和部落,威逼其餘的蒙古部落與其合作,並且在皇太極的統率下,蒙古與後金一起合兵入關搶劫,並且大獲成功……得到蒙古,後金其實已經是輻輳萬里的大國,已經確實有與明朝平起平坐的資格,已經是事實上的敵國……可惜,明廷上下,沒有人能看到這一點,或是沒有人能正視這一點。

然後就是胸襟博大,不停的收服來降的明將,重兵入侵朝鮮,徹底解決後顧之憂。

在皇太極的努力之下,到崇禎十一年時,後金已經兩次入關,次次成功,用皇太極的話來說,就是在削砍明廷的枝葉,等到最後關頭,再把北京拿下,把明朝連根拔起。

事實上他做的確實成功,也使得後金從一個強盜集團成一個真正的半奴隸半封建的國家,等皇太極建號稱帝之後,很多關內的有心人,聰明人們,都是敏銳的發覺,這個叫滿清的新興國家,它很可能取代明朝,成為新三百年氣運的主人。

在這種投機心理下,晉商與滿清暗中勾結,輸入了大量的糧食和生鐵等軍需物資到遼東,自己賺取利益的同時,也是在一個新興政權那邊下了重注。

在商人角度這是很聰明的做法,一舉兩得,但這些晉商明顯是忽略了國家和民族層面這兩件事。

或者說,在這些商人的心中,根本也就沒有祖國或民族這樣的概念吧。

這樣的輸入才是使得滿清挺過了小冰河時期的困難,軍力不僅沒有下降,還有上升,他們在關內搶來的大量金銀都換成了糧食和軍器,然後隔幾年就到內地再搶一次,大量的人民搶來當奴隸,做農民和工匠,或是給八旗兵當輔兵,而搶來的金銀用來壯大自己,如此迴圈反覆,一直到搶得整個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虎夫

尋飛

自然科學中的哲學原理

上訪不如上網

絕對不痴心

不言敗

蘋果愛惹禍

大刀闊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