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4,不明不清,第十個名字,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哦……是這樣啊……你明日與趙世卿打個招呼,先讓李天經到內府十二庫做個從九品的副使,就說是徐光啟的好友。

過些日再去找他說皇后要養蠶,朕也打算親耕,讓他派個不怕死的侍郎仿照世宗舊制把西苑管起來。如果犯難你再給他出個點子,侍郎沒法隨便加,加個郎中不算太難。讓李天經擔當此任,有徐光啟照拂朕這裡也好交代。”

要說洪濤和王安互相配合起來,經常能有神出鬼沒的功效。王安對宮內和朝廷知之甚多,洪濤則是一肚子彎彎繞,最善於找漏洞鑽空子,真是雙劍合璧,一加一大於二的典範。

這次也不例外,為了達到目的,居然合起夥來給內閣大學士兼戶部尚書下套,假借仿效先帝的由頭,憑空讓個舉子一躍成為正六品官員。

完事趙世卿還得對王安心存感激,此時此刻,凡是正經官員哪兒敢隨便入宮伴駕,讓誰去都得罪人,戶部裡好像只有徐光啟介紹來的關係戶李天經最合適。

知道為啥正直的人在官場中為啥永遠也鬥不過政客了吧,誰的底線高、誰撒謊騙人不如吃飯順溜,誰是失敗者。這就是遊戲規則,誰理解得透徹、執行的堅決,誰佔便宜。

李天經是何許人也,又有什麼特殊本領,值得皇帝單獨為他設計晉升路線,難道又是歷史上的大牛?

按照後世大多數人的標準,李天經既沒開疆拓土、又沒詩文傳世、也不是清官、還不曾開創朝代,肯定稱不上大牛。

不過洪濤的標準與常人有所區別,他更重視技術型人才,從骨子裡討厭政客、梟雄、官僚和皇帝。李天經恰好符合了他的標準,所以哪怕費點力氣也值得。

李天經的特殊才能就是天文和曆法,明代的崇禎曆法,他是編纂者之一,只是名氣沒有徐光啟、李之藻、湯若望等人大。

一部曆法值得如此大驚小怪嗎?怎麼說呢,這玩意粗看上去好像可有可無,但仔細琢磨琢磨吧,對生產生活還是挺重要的,尤其對古代農業發展起到了相當大的促進作用。

中國古代的農業技術之所以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領先全世界,除了2000年前就發明了的壟耕法,準確的歷法也不可或缺。

後世裡所謂的農曆,是1929年頒佈的紫金歷,除此之外幾乎每個朝代都要修改曆法,大體上幾十年就得來一次,目的就是適應農時。

在中國歷史上比較重大或者重要的歷法只有五部,分別是漢代的太初曆、唐代的大衍曆、元代的授時歷、明代的崇禎歷和清代的時憲曆。

漢代以前,中國的歷法比較混亂,西周以11月為歲首,每年只有春秋兩季,沒有夏天和冬天。到了戰國的四分曆之後才有了一年四季,可曆法依舊不太統一,比如秦國每年以10月為歲首。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古人靠觀測星象確認曆法,方法沒錯但觀測手段比較簡陋,誤差比較大。隨著日積月累,誤差會越來越大。

到了漢代,誤差已經大到無法使用的程度,漢武帝不得不令司馬遷父子重新修訂曆法,正式把二十四節氣納入其中,確定了每年12個月,這就是太初曆。

到了唐代,印度文化傳入中國,除了佛教之外也包含曆法。印度僧人善無畏的弟子僧一行參考了印度九執歷,修訂了大衍曆。

元代的授時歷則是雲集了一大批阿拉伯學者,徹底做到了多種文化的融會貫通。到了明崇禎時期,徐光啟、李之藻、李天經參考了歐洲數學演算法,匯同傳教士湯若望修訂了崇禎歷。

看,李天經確實有點特殊才能吧,也值得精心培養吧。洪濤雖然很熟悉後世通用的格里高利曆,但對農曆真不摸門。想讓糧食高產,除了農藥、化肥之外,曆法也很重要,他一個人說不定能頂百萬畝產量。

當然了,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惡搞三國:三賤客

鵬飛葉緣

[重生星際]地產農林大亨

公子尋歡

女扮男裝被發現後

八月薇妮

童話女巫她黑紅啦

眯眼笑笑

同時給四位大佬當備胎後[穿書]

提燈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