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8章 會試年,不明不清,第十個名字,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景陽十年,對大明朝的讀書人來講是個很重要的年份,三年一度的會試和殿試大戲即將上演,寒窗苦讀數載,一朝金榜題名,是多少人的畢生追求。

按照大明律,會試每逢醜,辰,未,戌年的二月初九舉行,但景陽六年(1610)庚戌年,太皇太后駕崩,無法舉行考試。

照例本該挪到癸丑年(1613),可是皇帝不想讓苦盼多年的舉子們再多熬三年,下旨於景陽七年開科,再過三年正好景陽十年。

雖然此舉遭到了部分朝臣的反對,但舉人們全都歡喜鼓舞。為了能準時參加這場事關終身的盛會,兩京十三省的莘莘學子們按照各自距離京城的遠近,辭別父母妻兒,邀上同窗好友,背起書箱行李,或走或騎,駕車登船,沿著崎嶇的驛道,從不同方向浩浩蕩蕩的向京城進發。

通常而言,距離京城比較近的北方舉子會在年後動身,兩個月怎麼也能趕到。而身處西北、西南、江南的舉子們就比較苦逼了,得在頭一年秋闈成績下來後就出發。

千里迢迢的跋涉兩三個月甚至三四個月才能趕到京城,寧可提前一兩個月,在京城裡找地方住下,也不敢遲誤,否則一等最少又是三年。

每到會試年,從頭一年入冬京城就會迎來一批又一批的趕考舉子,人數從一千多到五千多不等,明初的時候少一些,中後期基本穩定在五千左右。

這麼多舉子入京之後並不是馬上考試然後離開,全要在京城裡吃住,短的一個月,長的得三四個月,有那麼多旅店接待嗎?

答案是不太夠,即便夠也沒多少舉子會住,太貴。那舉子們總不能大冬天的玩露營吧,或者說朝廷給提供了官方住宿服務?

也不是,進京趕考的舉子們在食宿方面主要有三個選擇。第一就是住旅店,家境殷實的舉子們往往會挑選一家硬體設施比較好、距離貢院比較近的旅店租房吃住。雖然得花費不菲的食宿費,卻能享受到五星級酒店的服務。

第二就是在寺廟道觀中借宿,京城裡的寺廟道觀有幾百家,有些不收錢有些只收象徵性的食宿費,雖然軟硬體方面都達不到星級標準,位置上也沒優勢,但架不住便宜。白吃饅頭不嫌黑,家境不富裕的舉子們大多會選擇。

第三就是會館,在朝為官或者在京商人,官做大了買賣幹大了,一般都會購置房產建立會館,當做同鄉落腳之所。每到會試年,這些會館就會成為各省、各府、各縣舉子的臨時旅館。

選擇會館除了滿足吃住之外還有個好處,社交方便。在會館中不光能與同鄉舉子一起學習,還能結交些同鄉官員和富商,對中了進士之後步入仕途有很大助力。

而在朝官員和在京富商也樂意資助本鄉本土的舉子,除了做善事也是一種投資。舉子裡肯定有考中進士的,有道是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提前混個臉熟賣個人情,將來保不齊會用得上。

說到會試,那就再多說幾句會試的流程。二月初七,皇帝下旨制定兩名主考官,稱作總裁;還有十八名同考官,稱之為十八房。

兩名總裁和十八名同考官除了要監考之外還得批閱考卷。大概流程是先由十八房閱卷,挑選出一部分滿意的交給總裁複審。總裁有權力從落選的考卷裡再挑選一遍,找出沒被發現的合格者。

會試的地點為貢院,位於城東明時坊,與司天臺南北相望。大概位置在建國門立交橋西北角,中國社會科學院附近。在後世依舊有貢院東街、貢院頭條、貢院二條等地名。

貢院的面積很大,光圍牆就有三層。前院設定了公堂、衙署供考官辦公,後院則是考生答卷的場地,叫做考棚,總數9000多間。

考棚是啥樣呢?顧名思義,就是個簡陋的棚子。一面有牆一面敞開,長百米,內有牆隔開,每間四尺見方,不足2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惡搞三國:三賤客

鵬飛葉緣

[重生星際]地產農林大亨

公子尋歡

女扮男裝被發現後

八月薇妮

童話女巫她黑紅啦

眯眼笑笑

同時給四位大佬當備胎後[穿書]

提燈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