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0章 新路2,不明不清,第十個名字,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果趕上夏天雨水連綿兩三日,你還能獨自駕車去天津衛嗎?”

“……走官道應該可以。”熊三拔想了想,覺得沒太大問題。

“如果在車上裝載上千斤貨物呢?”

“這……車輪會被陷住……陛下是想讓馬車輪子走在木頭條上!”

這事熊三拔還真趕上過,不用想也知道結果。隨即就意識到了圖紙上那架梯子的用途,猛然瞪大了雙眼。太他媽天才了,已經被很多人神話的大明皇帝終於當著自己的面再次展現出了神蹟。

“對,朕把這些木條稱為軌道,它不光能克服路面阻礙還可以節省拖拽馬匹的數量和增加運輸量。想一想啊,把幾輛或者十幾輛馬車連起來,只用三四匹馬拉拽即可行走自如,會是何等情景。

從東便門到通州運河碼頭的這條軌道只是試驗品,經過一段時的使用之後,如果可行,朕會把軌道修往全國各地,甚至穿過俄國一直修往歐洲。

你可能是趕不上了,但以後每位使用軌道往來於歐洲和大明的人都會知道你和眾多修建者的名字。朕會刻成石碑,高高矗立在軌道沿途的每個站點。”

熊三拔猜對了,皇帝真想把馬車放到木條上行走。這就是洪濤為大明設計的軌道交通系統,在未來百年之內,這套系統將會擔負起主要陸路運輸任務。

它將把原材料從產地運往加工地,把糧食從產糧區和港口運往偏遠山區,把軍隊從營區調往戰區,同時也把皇權從紫禁城延伸到軌道可以抵達的任何一個地方。

想統治一個大帝國,除了穩定朝堂、抓緊軍權、排在第三位的不是教育也不是經濟,而是交通。沒有快捷的交通運輸就無法進行有效管理,更不能發展經濟。

前幾輩子洪濤在宋朝鋪設過公路網,效果還不錯,但太費時間和勞動力,沒有十年二十年的鋪墊起不到太大作用。且維護費用很高昂,運輸成本也比較高。

這次他不打算再走老路了,想用鐵路代替公路。沒有蒸汽機沒關係,用馬匹也能拉動車廂。沒有鐵軌同樣沒關係,換成木軌也一樣能用。

這套東西在礦山中實際應用過,效果還成,但大範圍鋪開合適不合適就不能妄下結論了。還是那句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不知道沒關係,試試唄。

前些天工部尚書上疏說玉河(通惠河)城外水道年久失修,河道淤塞,水位下降,嚴重影響漕船通行,請求下旨清理,並引新水源進入。

通惠河可是京城的命脈,關係到漕糧運輸,清淤引渠朝堂裡沒人反對。不過洪濤多了個心眼,讓趙士禎在奏摺裡把沿著通惠河北岸修軌道給寫成了修纖道,一字之差,瞞天過海。

只要六部和內閣沒人多想,等聖旨一下再找後賬也晚了。通惠河肯定是要疏通的,但開挖新渠就算了,省下來的經費和人工全交給熊三拔修軌道去。

其實洪濤缺的不是錢,就算內帑不夠,工部的節慎庫裡這幾年也沒少裝,根本用不著動用太倉。但走流程太麻煩了,和六部九卿解釋什麼叫軌道交通、有什麼好處,他們大機率聽不懂。

聽懂了也有可能會裝沒聽懂,在不確定有多少利益可以分配之前,他們能拖個十年八年不讓動工。現在洪濤手裡有軍權了,底氣足了,行事風格反倒不那麼蠻橫了。

遇到不太容易取得一致意見的事情,採取的策略往往是能哄就哄、能忽悠就忽悠、不能哄不吃忽悠就楞騙。反正沒人敢急眼掀桌子,下次長記性不好騙了再說下次的。

“臣在果阿停留時見過當地人用一種特殊木料製作農具,叫做鐵木。這種木頭油性大,硬度高,也被用於船上的索具連線,非常耐磨。如果能用此類木料製作軌道,應該可以使用很多年不腐不爛。”

至此熊三拔已經被皇帝描繪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惡搞三國:三賤客

鵬飛葉緣

[重生星際]地產農林大亨

公子尋歡

女扮男裝被發現後

八月薇妮

童話女巫她黑紅啦

眯眼笑笑

同時給四位大佬當備胎後[穿書]

提燈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