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4章 意外收穫,不明不清,第十個名字,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很明顯,皇室在透過這種手段再次強調了當初的條件,哪一派支援他就能得到更多好處,哪一派不支援則被打壓。

面對這種情況各派官員內部就產生了矛盾,有人覺得皇帝做的不地道,必須抵制,還得大家聯合起來抵制。看看皇帝敢不敢把大部分官員全都貶黜,光靠泰州學派一家能不能撐起偌大的帝國。

有人則覺得在這個問題上和皇帝死頂牛沒意義,反正削藩也不是壞事,每年能為國家省下大量錢財,不管從哪方面講都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最終還是後一種意見佔了上風,或者說捨得為了不太重要的事情放棄手中權力的官員數量不多。於是各派別官員透過各種途徑,紛紛表示支援皇帝的做法。

這時不得不說東林黨人的行動速度,最初他們也和浙黨一樣站在觀望的位置,可是一旦內部形成了統一意見,立馬就能全軍壓上。

不光態度來了個大轉變,還在實際行動上給予了最大力度的支援。那聲勢造的,一夜之間,彷彿誰不同意皇帝的舉措誰就是大明帝國的罪人。

反觀浙黨這邊就有點拖拖拉拉了,想下注還怕輸,又不肯離開賭桌,結果拖來拖去成了最晚表態的一批。本著投入大獲利多的原則,洪濤絲毫沒因為沈一貫是內閣首輔就網開一面,大筆一揮,分贓完畢。

至於說沈一貫為啥要辭職,這就不是皇帝的意思了,而是浙黨內部對領頭人的失望。再加上其他派系落井下石,找出一堆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彈劾,要來個破鼓萬人捶。

到此時沈一貫不辭職也不成了,弄個太子太保致仕回家總比被人搞下去再頂著罪名一無所有、名聲狼藉強多了。

這可是洪濤之前沒料想到的,對於沈一貫這個人他不討厭也不喜歡,互相利用居多,留下不膈應不礙事,走了更好。

但平白無故多出個內閣首輔的位置就是意外驚喜了,沒啥派系傾向的朱賡自然是首選,70多歲的人了,身體又不太好,指不定哪天就得鞠躬盡瘁。啥有才能沒才能的,在內閣首輔位置上當個過渡角色挺合適。

這個任命並沒遭到太多官員反對,原因很簡單,沈鯉和李贄全是70多歲,比朱賡還大,就算當了首輔也幹不了幾年,對朝廷的穩定不利。

最主要的是這兩位身後都代表著一群官員,讓誰上去都會遭到另一派的堅決抵制,反倒是誰也不動更符合目前的局面。

而葉向高又太年輕,在朝中沒有太深根基難以服眾。按照原本的歷史走向,這位年輕官員也會慢慢傾向於東林黨。

但這輩子他怕是靠不過去了,有了皇帝的欽點和提攜,腦袋上已經插滿了帝黨的標籤,位置還這麼高,任何派系都不敢輕易收納。

“三位大學士年歲已高,恰逢多事之秋,朕以為再補充兩名大學士分擔為好。人選由諸位提,朕考量之後再做定奪。”

首輔的位置沒拿到手洪濤並不失望,只要能藉此良機再把內閣規模擴大,儲備兩名年輕些的大學士就是勝利。萬一朱賡、沈鯉、李贄之中誰身體頂不住了,馬上就能有自己人頂上。

只是提名不能由自己出,那樣就太明顯了,這個活兒還得落在李贄和葉向高頭上。反正五位內閣成員都有提名權,各自也都會提出本派系的人選。到時候自己再來一遍利益交換,讓出一個名額也就是了。

焦竑,這是李贄提出的入閣人選。此人生於江寧,祖籍山東日照,萬曆十七年的狀元郎,授翰林院修撰。

洪濤認識這個人,曾經去東宮講過學,總體評價還是不錯的。首先他是個老學究,滿腹經綸;其次又是個初學者,對很多新鮮事物都感興趣並願意學習;最後還是位思想家,有獨立的人格和想法,不盲從於古代聖賢。

焦竑在講學時曾經說過,學道者當掃盡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惡搞三國:三賤客

鵬飛葉緣

[重生星際]地產農林大亨

公子尋歡

女扮男裝被發現後

八月薇妮

童話女巫她黑紅啦

眯眼笑笑

同時給四位大佬當備胎後[穿書]

提燈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