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1章 耳目眾多,不明不清,第十個名字,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馬經綸家在通州本來就很有名,他的祖上從元朝就在運河邊上購置了不少良田,開設了好幾家鋪面。到了他這一輩兒雖然在經商上沒什麼突出成績,但17歲為秀才,23歲得舉人,27歲中進士,官至監察御史,也算光宗耀祖。

而馬經綸雖是文人,骨子裡卻有一種江湖豪傑的氣質,喜歡結交朋友還仗義疏財。有幾位朋友過世時家道中落,都是他代為安葬,包括啟蒙老師。又在城外購地設定義莊,專門埋葬沒錢買墓地的窮苦人。

而他這輩子所做最正確的事,就是聽了摯友李贄的話創辦了《半月談》。從那以後,通州馬主一不僅僅是仗義疏財的致仕官員和地方豪紳,還成為了聞名大江南北大儒。

每年都有全國各地的學子千里迢迢慕名而來拜師,為此他把家裡的別院蓮花寺騰了出來,專門開辦了一家聞道書院,遍請文人雅士來此授課,隱隱有開宗立派之相。

“草民馬經綸,叩見陛下!”由於沒有事先通知,皇帝的突然到來不光讓當地官府和錦衣衛誠惶誠恐,也把在蓮花寺中與朋友談經論道的馬經綸給嚇得夠嗆。

差點沒把四輪馬車給跑翻了,一路狂奔終於算是趕在皇帝抵達前回到家中,趕緊沐浴更衣,然後帶著全家老小跪在門口迎駕。

“幾年未見可是老多了,要留意身體,半月談還離不開你。既然是在為朕做事,就不要總是草民了,依舊以君臣相稱吧。”

對於馬經綸洪濤瞭解的已經足夠多了,他和李贄一樣都有色目人血統,但不信回教,也都對當官沒太大興趣,更喜歡在民間呼朋喚友討論學問。

但身在民間,不能心裡也在民間,半月談做為保皇派的喉舌,表面上雖然沒有編制,骨子裡卻要烙上深深的印痕,還別躲躲閃閃,必須從心底認可。

“臣的身體還能頂幾年,《半月談》據此還有半里路,臣願親自為陛下牽馬墜蹬!”皇帝不見外,馬經綸多少放鬆了點,但到此時他也不認為皇帝是專程來看自己的,只覺得是要去視察報社。

“噯,朕又不善此道,去了反倒添亂。去尋間清靜所在,朕有話要講。”

報社就算了,自己一去,錦衣衛、御馬監、蹴鞠隊至少要忙活個把時辰,連帶著報社裡的工作人員也得折騰的雞飛狗跳,結果屁用不管,圖個啥呢。

在洪濤的認知裡,掌握國家政策走向,處理好外交關係,儘量避免戰爭,非要打的話爭取成為贏家,做好了這幾點就是個好皇帝。而最操蛋的做法之一,就是有事沒事往民間溜達,聽上去是親民,實則擾民,甚至害民。

“陛下,此乃臣家中的花廳,四下裡沒有別的房間,只需守住園子的兩個口無人能靠近左右!”皇帝有悄悄話要講,這可是大事,馬經綸立刻找到了一處合適所在,先由御馬監和蹴鞠隊進去清場,再在前面引路。

“會試舉子聚眾毆鬥致人死命一事你可聽說了?”

花廳裡清靜是真清靜,但稍微有點冷,主要是四面透風。洪濤接過蹴鞠隊送來的馬凳坐在花廳門口,這裡還能曬到太陽。點上根小雪茄,再衝馬經綸招招手,示意也坐下。

“回稟陛下,順天府和河間府的舉子嫌城裡費用太高,有幾個就住在臣的別院裡。前幾日他們的同年從城裡來,說起了此事,臣才有所耳聞。

好巧不巧,其中兩人當日就在竭雲樓中,雖未參與毆鬥卻全程目睹。臣詳細問過他們,大致清楚了經過,也寫了密奏,已經交給了小公公。”

馬經綸一聽就知道皇帝是來幹嘛的了,沒有半分猶豫,馬上把知道的情況和盤托出。其實就算皇帝不來,他的密奏也要送入紫禁城。這些年來辦報社只是工作之一,為皇帝探查民間情況,也是重點任務。

“哦,那兩位舉子現在何處?”洪濤一聽,嘿,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惡搞三國:三賤客

鵬飛葉緣

[重生星際]地產農林大亨

公子尋歡

女扮男裝被發現後

八月薇妮

童話女巫她黑紅啦

眯眼笑笑

同時給四位大佬當備胎後[穿書]

提燈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