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糧隊出城
我愛左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7章 糧隊出城,重生南宋,潑皮稱帝傳,我愛左輪,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天夜裡,探子回報,胡仲珪帶領的糧草護衛隊出城了,胡湘於是命人把這個訊息告訴給李巖。 李巖已經和彭義斌協商好了,上次雖然計劃失敗,彭義斌並不認為是胡湘等人搗鬼,而且胡湘又送了五百兩黃金,可見胡湘對合作的誠意。 忠義軍於是由彭義春帶領輕裝出行,趕往運糧隊的運輸路線上設伏,這次地圖真是派上大用場了,少走冤枉路。 探子回報,運糧的騾馬車大概有三百輛左右,有一千步兵,二百騎兵護送,每輛車運載的糧食並不多,行走速度很快的,忠義軍要是沒有騎兵,如果拉下一天路程,靠步兵追趕,也未必能追上,胡仲珪的騎兵都在車隊前後左右十里外巡邏探查,要是不知道是運輸糧草的隊伍,還以為是大軍路過,而且忠義軍一般都是躲著金朝大軍,生怕被圍殲。 胡湘和盧明帶領的莊客也都是遠遠的跟隨,這次都是騎兵,而且還多帶了備馬。 莊客們都攜帶多日的乾糧,肉乾也沒少帶,現在這個季節河裡面都有水,人和馬飲水還能保證,胡湘讓莊客等人都帶個水囊,也帶有小鐵鍋,這樣可以燒水喝,水不燒開喝了很容易鬧肚子。 胡仲珪的運糧隊到了東昌(現在的山東聊城市)地界時候,忠義軍還沒有趕到預定埋伏地帶,胡湘和盧明等人很是著急。 埋伏的地點是在東昌府東30裡的黃河古道,這個黃河古道原本在北宋時期還是由這裡入海的,但北宋末期三易回河失敗,導致黃河水現在由淮河流域入海了,因為是黃河古道,這裡人煙稀少,雜草蘆葦叢生,很適合隱藏。 現在已經是傍晚了,探子回報胡仲珪的運糧隊要紮營休息了。 胡湘和盧明商量對策,現在忠義軍還沒有到達埋伏地點,其實按他們行軍距離計算,昨天就應該到達埋伏地點的。 “這忠義軍行軍速度太慢了,彭義春是怎麼帶兵的,李巖也應該知道錯過埋伏地點,就前功盡棄了,完顏霆的幾萬大軍在平陰和泰安區域,離埋伏地點只有六十里左右。”盧明氣憤的說道。 其實這不能怪李巖,這彭義斌的忠義軍大多都是農民組成,大小年齡,老弱病殘都有,而且他們缺乏軍事訓練,紀律性和服從性都比較差,行軍速度都趕不上運糧的車隊,而且他們還是走的近路,又可以越野。 李巖也給彭義春講了行軍速度的重要性,錯過了,就白忙活一場,彭義春還斬殺了幾名行軍懈怠者,才好點。 後來李巖建議,乾脆不管落伍者,另派一個隊伍收容掉隊者。 胡湘等人下馬歇息。 “你看著天氣陰的,會不會要下雨,”胡湘看著天空道。 “但願能下雨,這河道要是積水了,車輛很難通行的,”盧明道。 “胡仲珪現在停下紮營,我想應該也是怕下雨,進了黃河古道,一旦下雨,車輛陷入,就得不償失了。”胡湘分析道。 “嗯,是的,但願彭義春帶領的忠義軍今晚能趕到埋伏點,”盧明道。 “胡都頭,要不你親自去,看看忠義軍走到哪了,他們要是晚上停下紮營,告訴他們不能停留,這個季節就是淋雨也死不了人的,”胡湘對胡都頭說道。 胡湘想起後世電視劇片段,寒冬臘月,解放軍為快速的趕往阻擊地點,遇到河水阻擋,部隊首長當即就脫下衣服,跳進冰冷的河水,可不是停下架好橋過河。 不過古代因為醫療條件差,很怕感冒,而且感冒還容易傳染,導致軍隊的戰鬥力直線下降。 “好,我馬上去,”胡都頭說道。 “不要怕把馬累壞,一定要把訊息帶到,”胡湘又補充說道。 胡湘剛說完,胡都頭就騎馬去了。 胡都頭剛走,就下起了雨點,雨點很大,滴到下面泥土上,空氣中充滿了灰塵的味道。 胡湘和眾人都躲在馬肚下背雨,看來效果不好,就把馬背上面獸皮取下,兩匹馬做支撐,用木杆擔在馬背上,在把獸皮放在上面,躲避雨,好在雨不大。 胡湘突然想到,暑熱季節襲擊蒙古,那時候正是雨季,這防雨也是個大問題,那時候雨都比較大,怎麼防雨呢? “大哥,這野外行軍,要是下大雨了,怎麼避雨那,尤其到了夏天,身穿著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