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若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頁,六零嫁海歸,浣若君,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鄧父和一幫黨員們趁敵人不注意,中途休息時,把兒子從車上想辦法給扔了下去,這才能保孩子一條命。
奇就奇在這兒,鄧崑崙當時只有三歲,但是,他一個人,憑藉自己的記憶力從50公里遠的地方走回家不說,而且,面對當時來採訪,證實這件臭名昭著,震驚世界的反人類罪行的國人道主義記者,不但能說出當時的673部隊抓了多少人,都是誰,就連日本憲兵隊每個人的名字,相貌他都能形容出來。
後來臭名昭著的731部隊被剿滅後,記者核實細節時,就發現,一個三歲小孩的證詞,幾乎完全和現實是對的上的,也就是說,他的記憶力超乎尋常。
鄧父已經死在673部隊的試驗室裡了,那是1942年,蝗災伴著黃河大水,毛紀蘭身邊有一連串的孩子,一個比一個穿的爛,還全都吃不飽,這時候,內戰又還全面爆發,正是百姓流離失所,民不遼生的時候,於是,當時的美國記者就想把他帶走,讓他去美國接受教育。
這時候就得說,當時的鄧奶奶有先見之明瞭,她雖然深恨侵虐者,但並沒有拒絕國人帶走她最疼愛的三孫兒,但是,也不許國人就那麼帶走自己的孩子,相反,她把組織補償給自己的五塊大洋全部送給了國記者,只有一個條件,那就是,鄧崑崙長大後,必須回來報效祖國。
當然,她也一再告誡鄧崑崙,你不是人家的孩子,去了以後,把人家當恩人,當主人,服侍人家,報答人家,等長大了先賺錢還國主人的恩情和錢,還完,人家答應讓你回,你才能回來。
鄧崑崙謹記奶奶的教誨,在國學習的時候,也從來沒忘記自己是個革命黨人的後代,父親還死在病毒試驗的事情,更是一經學成,取得那些資助人的同意後,就立刻回國了。
而且,因為奶奶從小疼自己,卻死在大飢餓全面爆發的58年,沒等到看他最後一面,鄧崑崙對於年齡大點的老太太們,都懷有一種別樣的感恩和愛戴。
也是因此他才僱的保大媽,他總認為他們會和自己的奶奶一樣刀子嘴,豆腐心,善良。
當然,保姆跟老太太手腳有點不乾淨,經常喜歡偷東偷西,鄧崑崙其實一直防著她的,就錢包也從來沒人她沾過手。
但萬萬沒想到,她居然尿床,不但尿床吧,還賴到孩子身上?
算了,鄧崑崙心說,不追究這事兒了。
就把那個不追究,當成是對自己死在大飢餓中的,奶奶的悼念吧。
而最重要的還是床,畢竟人活著一天,就得有張床睡覺,這是他此刻找吳曉歌來的目的。
「博士,您想要張床,這個沒問題,咱們廠裡沒木頭,但有鋼絲,我讓鋼絲車間給您拉張鋼絲床吧,怎麼樣?」吳曉歌說。
「鋼絲床最多也就11米,太寬了受力不行,做木頭的,先做兩張15米的,孩子大點,得分房睡了。」鄧崑崙說。
吳曉歌面露難色了:「咱們是機械廠,鐵多,真沒木頭,要不,我把我宿舍的床搬過來您先頂著?」
大煉鋼鐵後遺症,這個年代,正是大家把樹砍完,所有的鐵燒成大鐵球,放完衛星的時候,不但廠裡沒木頭,整個秦州都木頭緊缺。
「你知道老窩頭沙漠嗎,北邊,離咱們50公里,我給你畫個地圖,給你指南針,開我的拖拉機去,那裡面有個綠洲,綠洲裡有枯死的樹,給我拉兩顆出來,車床。」鄧崑崙說。
秦州這地方,是個很有意思的地方,沙漠,草原,它都有,北邊是沙漠,西邊是草原,但又靠近首都,屬於一個既隱蔽,但又交通發達的城市,所以日軍才把軍工廠設在這兒。
不過,吳曉歌自己就是秦城本地人,怎麼沒聽說過沙漠裡有綠洲,還有樹的?
到底鄧博士是教授,而且還不是那種只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