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握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三十七、農學院回遷,玖姐全家到合肥(下),鼠年說鼠人,瑾握國,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合肥和其他許多地方一樣,都適合用一個成語來形容:“百廢待興”。

其實,到玖姐處,鼠人當時並沒有到合肥走多少地方,僅僅在農學院及其附近,感受就很深。

玖姐全家剛回,住的是農學院北門外的牧場平房。記憶中那時3路車到南大門右側下,離門口很近,進大門,穿過梧桐樹大道,繞過主教學樓,即看到大禮堂和右側下沉的學生運動場,這一切似乎跟現在沒太大變化,但此時和彼時絕不可同日而語。具體就不說了。出北門,過馬路,向北進入當時的牧場地界,整個空曠,好像是一畦一畦長牧草,做生物飼料實驗的田地。由這片田地向西,可以看到幾排平房,綿延比較長,玖姐家須得向裡走好多家,走到快到西邊下坎處位置了。這是一些老平房,比較久了,也許原來就是牧場飼養工作人員的住處甚至是牛舍羊舍吧,此刻,為安排從下面各分院返回的教職員工,全都用上,擠擠軋軋,也算是臨時解決噢!

即使如此,回來的人都挺高興的。原來就從合肥下去的“老農學院人”,經十年折騰,終又回來,自然高興;過程中調到農學院,現在能全家一起回來的,像玖姐、玉完表姐及孩子們,或許更高興。雖然一時條件差些,但改革開放,形勢在呢,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記得玖姐宗友哥在牧場住三間正房,正房有一間前面拖個披,作為廚房。玖姐三個孩子呢,都慢慢長大了,也是要房間多一點。左右隔壁鄰居的孩子也都不少,好像東面一家是工人,還四個孩子還是五個孩子啊,人氣更旺。

鼠人來到玖姐家,也跟著玖姐、宗友哥去前面大街上農學院大門西的糧店一起買糧,糧店門面很大,米麵糧油供應充足,大城市的糧店畢竟跟東興鎮、沙河集的糧店不一樣啦!那時買米買面還要計劃糧本呢,鼠人到姐姐這過年也沒多少天,姐姐不會要他的糧票的。買完糧出來,宗友哥指著西面和正對糧店的兩條街道說,這向西一直下去都叫長江路,這前面向南呢,叫梅山路。鼠人看了,向西的長江路沒有多少房子,前面的梅山路也只有路而已。當時的農學院,原本就位於郊野之地,“大西門”之外還得過一站呢!

正月初二三吧,何承霞也來合肥了。其實鼠人記憶中沒有印象,是寫這篇文字時問她第一次到合肥是什麼時候,她說就是玖姐剛搬到合肥的那個春節來的。“當時我從家裡來時還帶了一條挺大的魚,可能是小云水庫分的吧。我媽還叫我帶了其他一些東西。到玖姐家記得請徐振華家人來吃飯了,當時吃蜆子肉燒青菜,吃了還抄上來,吃了還抄上來,吃了很多。還跟你一起看電影,看的《牧馬人》。”她說。

老伴記憶細節比較清楚,鼠人說,一點印象都沒有。“你就狗屎腦子!”老伴乘機“痞”一通。

鼠人想想有道理的,玖姐搬家到合肥,讓鼠人過來,當時也會讓承霞過來,給兩人多一點交往接觸的機會。說起來鼠人也是還有點印象,玖姐請徐振華,重要的還是她的父母來了,請過來吃個飯。鼠人記住的細節是徐醫生席上吃雞蛋時,她特地把蛋黃自己吃了,給她媽媽吃蛋白。鼠人因此人到老年,也儘量不吃蛋黃或少吃蛋黃,可老伴一直用新的養生經來逼他吃蛋黃。原來人的記憶,特別是細節記憶還確有選擇性的。

至於到玖姐家之後,兩人是否一塊走的呢?鼠人也沒印象。照說不會,因為承霞幾天就要到廠裡上班,而鼠人過寒假,一般到正月半之後才開學。或許他還要不要回靖江看母親,還是讓母親過來呢,這一切都沒有太清晰的記憶。總的說,鼠人讀書四年,心無旁騖,還是要積累才學本領,努力適應將來教師工作崗位的要求。這新的一年,他們的教育教學實習就要擺上議事日程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紅顏遍佈仙魔妖,我花心點合理吧

你是我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