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握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六十三、在省示範高中年會上交流論文,鼠年說鼠人,瑾握國,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2003年9月,學校聘任了原蚌埠二中校長孫立均為督學。蚌埠二中是有名的省示範高中,孫校長人脈資源廣,為擴大學校影響,提高合肥北大附屬實驗學校知名度,孫督學建議學校參加當年在淮南二中舉行的皖中地區示範高中聯誼會年會暨新課改論文交流會,12月,王勇校長和鼠人都去參加了。鼠人事前以學校名義準備了一篇論文,《確立課程意識,提高育人自覺》,發過去,上了論文集並獲獎。在孫校長主持的新課改論文交流會上,鼠人作了發言,全文如下:

確立課程意識,提高育人自覺

——兼談教師在課程改革中的角色定位

當前,課程改革已進入關鍵之年,而對課改的認識問題仍是首先要談的問題。原因很簡單。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認識不到位,很難想象實際行動能紮實有效,不出差錯。

課程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學校領導,教師,學生,家長,業外人士,會因立場、所處位置不同而有各自的看法,甚至有對課改根本不瞭解而持異見者,如一位家長對初一數學教材的看法和對執教老師的教學建議就很有代表性,這位家長認為新教材不如老教材概念清楚,定義明確,要求老師把老教材的這些內容加進去。那麼,身處課改漩渦之中的教師,如何去適應新的要求,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呢,本文就此略陳淺見,以就教於方家。

課程改革,從字面上看,似乎很容易理解。課程,學校教學的科目和程序,詞典上的解釋明確而簡單;改革,意旨也熟悉而好懂。那麼課程改革,是否是這兩個詞義的簡單相加呢?表面看,似乎有點像,這次課改,教材都有了較大的變動,課程設定也有了新安排,但如果僅從這方面看,就會流於形式,就會將這種改革簡單化。調查顯示,有的教師對教材變來變去不以為然,有的認為新教材不如老教材線索清晰、容易把握,有的認為新教材圖太多,不好教,有的認為現在的教材這樣上課時不夠,這些都是從形式上來著眼評價的。其實,現今的課程改革要求人們觀念要變,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要改革,考試評價制度也要改革,是一個全方位的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它是適應時代要求,在世界各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成潮流這樣一個大背景下提出的。

縱觀全球教育改革,面對新世紀挑戰和激烈的國際競爭,特別是從我國是人口大國的實際出發,我國必須透過基礎教育改革,實現培養目標的調整和人才培養模式的調整,全面提高國民素質,應對未來的挑戰,真正實現把我國沉重的人口負擔變成巨大的人才優勢。因此,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首先需要考慮的不是如何有效的教學,而是我們究竟培養什麼樣的人,受過教育的人該是怎樣的,教育承擔著怎樣職責和使命等一系列大問題。如此一來,作為教師應該關注的就遠遠不是課堂教學行為、有效的教學策略、課堂教學模式等問題,而應該關注我們為什麼需要教育,為什麼要開設語文、數學、科學、藝術等課程,為什麼要倡導發展性教育評價,為什麼要開發校本課程等,這就需要確立一種全新的課程意識。

課程意識是教師對課程系統的基本認識,是對課程設計與實施的基本反映。明確的課程意識支配著教師教育理念、教育行為方式、教師角色乃至教師在教育中的存在方式與生活方式。在新課改中強調教師確立課程意識,就是要求教師著眼於課改的大背景和教育的新理念,以自己對課程的獨特理解為基礎,從目標、課程、教學、評價等維度來整體規劃教育活動和行為方式。

首先要有主體意識。一方面教師在課程實施過程中要時刻把學生放在首位,一切從學生需要出發,從學生實際出發,從學生髮展出發,根據學生主體發展的要求,選擇課程內容,處理課程內容,變革學習方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雜役都是大帝,你管這叫普通宗門

手殘的鹹魚

崽崽心聲被全家聽到後成了團寵

公子尋歡

鬥羅之兌換萬界

世醉紅顏

我在娛樂圈整頓風氣

杏逐桃

我在鎮妖塔裡當獄卒

廣場喂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