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握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情動《馬蘭謠》,鼠年說鼠人,瑾握國,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一種花兒名叫馬蘭,你要尋找她請西出陽關。伴著那駱駝刺,紮根那戈壁灘,搖著那駝鈴,聽著那鷹笛,敲醒了黃沙漫卷灰濛濛的天。

有一個地方名叫馬蘭,你要尋找她請西出陽關。丹心照大漠,血汗寫艱難,放出那銀星,舞起那長劍,撐起了豔陽高照晴朗朗的天……”

每當我聽到《馬蘭謠》這首歌,我就會被那委婉動人的旋律、深情感人的唱詞所感動,眼前就會浮現荒漠戈壁,就會想起林俊德,想起那些為改變我國一窮二白麵貌,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的一代代科技人……

最初的感動來自央視的新聞報道。一位生命垂危、極度虛弱的病人,反覆向家人和醫護人員提出要下床工作。他說即使只能活一天也要起來,他要把他腦子裡想到的東西輸入電腦,這對他從事的工作非常重要!醫生和家人拗不過,於是,在眾人的攙抬下,他來到數步之外的辦公桌、電腦前……看到這樣的畫面,我被強烈地震撼了!現實中真有這樣的人,活生生的,非常令人感動,真的是視死如歸!臨要離別這個世界前也要把自己的所想所得奉獻國家。這人是誰?我記住了他的名字——林俊德。

再次的感動是在看“2012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儀式時。頒獎時林俊德已經不在人世,但其感人事蹟位列當年獲獎的十大感動中國人物之首,令更多人敬佩讚頌。他是一位工程院院士,但卻一輩子隱姓埋名,堅守在羅布泊。他是一位為國家而生、為國家而死的優秀共產黨員,也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軍人,他的一生幾乎都在與艱難的生活條件、惡劣的自然環境、極度危險的試驗靶場、頑固的病魔作鬥爭,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仍然在堅持工作。

“大漠,烽煙,馬蘭。平沙莽莽黃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劍河風急雲片闊,將軍金甲夜不脫。戰士自有戰士的告別,你永遠不會倒下!”充滿激情和詩意的頒獎詞,表達了對他偉大精神的無比崇敬和禮讚。

如果說,現實中的林俊德讓我們感受其個人的精神品格,那麼,電視連續劇《馬蘭謠》則在真實講述林俊德74年樸素的人生和生命最後八天壯舉的故事的同時,展示了為國防事業無私奉獻、隱姓埋名、鮮為人知的一個群體可歌可泣可敬的人生。這部在中國共產黨建黨95週年的獻禮劇,其跨越時空的結構,撼人心魄的細節,博大樸素的情感,生動鮮活的形象,令我再一次心生崇敬,為英雄們的事蹟和精神所感動。

“……一代代的追尋者,青絲化作西行雪;一輩輩的科技人,深情鑄成邊關戀。青春無悔,生命無怨,莫忘一朵花兒叫馬蘭!”

隨著電視劇一集集播放,劇作主題曲一遍遍唱響。這形象、凝練的唱詞,配以激越高亢的旋律,不斷激盪我的心靈。我深深意識到,“莫忘一朵花兒叫馬蘭”,絕非僅就馬蘭花而言,這是在歌頌一種精神,是歌頌這批開拓者、科技人“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馬蘭精神!不是嗎?正因為他們的到來,“敲醒了黃沙漫卷,灰濛濛的天”,又因為他們“放出那銀星,舞起那長劍”,才“撐起了豔陽高照,晴朗朗的天”。正是他們,為祖國的國防事業做出了永載史冊、不可磨滅的貢獻,使新生的人民共和國挺直腰桿站立在世界的東方哪!

特別喜歡《馬蘭謠》,就因為以林俊德為代表的馬蘭人的精神特別令人感動,尤其是在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物質條件豐富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在不同領域都有不同程度表現,搞科研的也不例外。要抵禦種種誘惑,堅持正道直行,就要“不忘初心”,常想前輩科技人,繼承“馬蘭精神”等好傳統好作風。進入21世紀,進入新時代,科研條件大改觀,科研經費也不像過去那樣緊張,國家重視科研人員、高校教師等高層次人才,還出臺允許科研人員適度兼職兼薪的實施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紅顏遍佈仙魔妖,我花心點合理吧

你是我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