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握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我的抗戰“記憶”,鼠年說鼠人,瑾握國,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是抗戰勝利後出生的人,照理說對抗戰是沒有什麼記憶的。但母親、兄長述說的人生經歷,卻在我腦海裡留下了那個時代的難忘印象。

一、竹林邊的慘劇

最早的“記憶”是兒時聽母親講的一段悲劇故事。“日本人來時,原本住在縣城的我們一大家七八口人,匆忙逃到西沙禮士橋你外婆家避難。”母親告訴我說,“你外婆家是個大家族,房子還能夠住下來。雖然擁擠,但孩子們在一起玩,還是很高興的。家裡有個二舅舅,有時把大家集中起來,教認字,學唱歌,也很不錯。可好景不長,”母親深深嘆了一口氣,接著說,“鬼子下鄉掃蕩,我們又逃到更偏遠的縣域邊境的表妹蔣家。說起來也是你的表姨孃家了。你那個姨娘可是個膽兒大、好奇心強的人。日本兵從東高岸過,她就想躲到屋東頭竹林裡看,以為不要緊的,可剛出去不久,就聽一身槍響,她中彈了。搶著拉回來,不一會就斷了氣。她當時懷有身孕,小孩還在肚裡動呢!立時,一樁喪事牽動大家了。”母親說著,不禁又傷心,感嘆道:“唉!‘亂離人不及太平犬’噢,找誰說理去?”已然淚水漣漣了。

此事在我幼小的心靈裡留下了極恐怖的印象。小鬼子怎會這麼兇殘無道?看一下又怎樣啦,竟要了兩條人命,這些衣冠禽獸!長大後終於知道:力勝一時,理勝長久。侵略者的倒行逆施,早已埋下了失敗的因子。

二、城門前的骨氣

母親還說過這樣的事:“日本鬼子佔領中國,到處狂轟濫炸,連我們這小縣城也不放過。普通的民宅,因為式樣別緻新潮一點,竟被炸燬。造孽喲!城北吳家花園就是這樣被炸的,真是沒有一點人性。

鬼子進城,城裡老百姓早逃空了。佔一座空城有什麼意思,他們想點子籠絡百姓,讓進城。我聽說了,倒是想進城看看,畢竟,城裡的家好一陣沒回了。那天起了個早,走了兩三個小時,25裡地呢,腿都走酸了,遠遠看到老城門,按說可以進了。但門前有日本兵站崗,一邊一個。進城的人不多,挑擔的,揹簍提籃的,手拿行李的,都要停下來搜查。臨走,還看到每個人都彎腰鞠一下躬才進去。日本人還搞這一出?在城門前,我思量再三:不行,“男兒膝下有黃金,女子顏面大如天”,進個城要受這樣的屈辱,——那,就不進了!於是轉身往回走,又是25裡,雖然走得腿發軟,到家都要癱了似的,但心裡是硬朗的。後來,我一直不進城,直到鬼子被新四軍趕跑,才回城裡的家。”

母親的骨氣令我崇敬。其實,反抗,有存乎心者,有形於外者。萬眾一心,心心相印,“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何堅不摧,何敵不克?

三、投筆從戎,那年他16歲

在家鄉,三哥投筆從戎、參軍抗日的故事是年長的鄰里鄉親經常會說起的,也早讓我耳熟能詳了。

三哥原本在當時的“蘇北中學”讀書,因為離家遠,需要在學校附近的人家寄宿。平時差不多每星期都要回家帶糧草,很正常的,可有一段時間,他不回來了。這自然急壞了家人。到學校打聽,說可能是去北邊參加新四軍了。父親知道這情況,反而不那麼急了,又讓老熟人張子元去幫找。所以說“又讓”,因為原先家裡老二也去過北邊,是張子元去把他找回來的。這次子元很自信,背個包袱夾把傘,二話沒說就走了。半個月後回來,不過身後沒見到老三的影子。他對父親說:“地方是找到了,可三公子不願回,不出來見,我也沒法子。”

父親很氣,還是不甘心,再次叫他去,還讓帶了自己寫的親筆信,鄭重交代:“老三找不到你也別回來了。”沒辦法,張子元只得再跑一趟。這一次時間更長,因部隊開拔,更向北邊去了。好不容易找到部隊所在的地方,還是見不到人;張子元拿出信件讓門崗遞進去,表示見不到人就不走了,終於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雜役都是大帝,你管這叫普通宗門

手殘的鹹魚

崽崽心聲被全家聽到後成了團寵

公子尋歡

鬥羅之兌換萬界

世醉紅顏

我在娛樂圈整頓風氣

杏逐桃

我在鎮妖塔裡當獄卒

廣場喂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