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握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哦,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鼠年說鼠人,瑾握國,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仲秋時節,我到西北看望老哥。老哥對我說,來西北可去敦煌玩一下,那裡有莫高窟,還有鳴沙山,月牙泉,會讓你流連忘返!

哦,莫高窟,早就讓我神往;鳴沙山,月牙泉,好有詩意的名字!

我們是乘火車去的,在蘭州讀博的兒子陪我們一起去,他喜歡自助遊,自主、自由。在車上,我們看到了沙漠的日出。下車出站是清晨,先坐上計程車去莫高窟。天氣很好,藍天白雲,空曠的山原,沙漠,讓人倍感振奮。計程車司機向我們介紹,遠處綿延的就是鳴沙山,莫高窟就在這邊山腳下,山那邊有月牙泉。

莫高窟建在沙山裡,令人意外。進到裡面就全知道了:這莫高窟的周圍都是戈壁荒漠,裡面卻是綠樹成蔭,令人驚奇!

這些洞窟大多建在距地面有一定高度的山崖上,連線洞窟的有高低錯落的棧道。為防風沙侵襲,每個洞窟都裝門加鎖,講解員進出洞窟都需要開門、鎖門,和我參觀過的雲岡石窟是大不一樣的。參觀組織也很有講究,現存幾百個洞窟,輪流對外開放的每天只有8~12個,旺季人多,開得少一點;淡季人少,相對從容,開得多一點。為保護文物,進入景點,照相機要和行李一併寄存,偶有個別人用手機照的,會隨時被制止。連導遊講解介紹文物都非常注重環保:參觀前,每位遊客發一個耳麥擴音器,一個導遊只帶幾個到十幾個遊客,這導遊的講解只有這幾個、十幾個人聽到。導遊講解用低音,遊客只能在耳麥中聽她講。這一遊覽過程讓遊客必須十分用心,緊跟導遊不掉鏈;跟丟了,走到別的團體,或別的團體的成員錯跑到這些遊客的隊伍中來,就都聽不到講解了。導遊輕車熟路,往來於窟外棧道,時上時下,按指定號選擇洞窟向遊客介紹。有的洞窟參觀的人前腳走,外面的導遊又帶著一批遊客後腳進,人員錯雜,還真要辨清你跟的導遊的長相、聲音呢!

莫高窟的佛像、壁畫真的很神奇。佛像千姿百態,惟妙惟肖;飛天“天衣飛揚,滿壁風動”。最讓人震撼的當數96號窟高達33米的彌勒大佛,氣勢雄偉壯觀。舉起的右手比一張檯球桌都大,初看為四根指頭,變換角度,細看,有根指頭掩於拇指後面呢!

此窟前面的建築為九層樓,因共有九層而得名。它攢尖高聳,簷牙錯落,已成為莫高窟的標誌之一。可惜我們去的時候正在維修中,下面都被腳手架、保護網圍著,沒能照到一張完好的照片。

在由莫高窟回市區的路上,公交司機說,去鳴沙山、月牙泉,要在下午四點以後去,去早了太曬人,受不了。那好,這樣可以在旅店美美睡一覺,養精蓄銳。然而,興奮的心情讓人很難睡得好,三點剛過就想著起來去乘車了。其實,旅店到月牙泉的路程並不遠,投幣一元就上車。直到上得滿滿當當,司機才發動,前行。有兩個站,眼看不能上人了,司機卻還要停下來、開門,大聲要求乘客往裡走,並說,到敦煌中學,學生下了就好了。果然,車行路程過半,到了學校,學生下去後,空出不少位子,車上一下鬆動多了。司機天天跑這條線路,太熟悉了!

車到終點,國家級自然風景區鳴沙山、月牙泉就在眼前。遠遠望去,連綿的沙山和湛藍的天空畫出了一道完美的天際線。陽光燦爛,駝隊在沙漠中緩緩前行,遊人在沙山的小徑上攀登,有的還穿著橘黃色的防沙鞋套。

四點以後的太陽仍感到很灼人。路旁有賣帽子的攤位。在他們的攛掇下,兒子讓我買一頂深咖啡色氈帽,當一回西部牛仔。我本來是不喜歡的,但看著這灼燒的烈日,沙山上毫無遮擋的蜿蜒小道,還是很爽快地買了一頂戴在頭上。又遇到向我們推薦腳套的,價格很優惠,我們也要了。這樣,我們便全副武裝進山了。

踏進沙漠,腳下軟軟的,一步一個沙坑。頭頂烈日,耳邊有呼呼的風聲,駝隊已在身邊,駝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末世:開局送我一個安全屋

河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