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握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一章 尋根訪故(九),鼠年說鼠人,瑾握國,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清晨,站在南園賓館大門口,莊富生與安順敲定第三天的行程安排。這天是人文與自然兼顧,上午去玉佩路看望二嫂,不用開車,腳踏實地走一走,也還可感受老城新貌;下午去攀登臨江唯一的一座山,彌補70年而未登臨的遺憾。

二哥二嫂是莊家大家族唯一固守臨江的根系,枝繁葉茂,但後代子孫也紛紛離家到更廣闊的世界謀生立足。前幾年二哥走了,現在只剩二嫂,有小女兒嘉慧陪伴照顧。莊富生與二嫂素未謀面,是志珍大姐聯絡好,讓這個小弟見見家族老壽星:二嫂已經97歲了。

帶著A省的毛峰茶h市的四大名點,他們來到二嫂家,見她個子高,塊頭大,面龐白淨,很少皺紋,頭髮還是黑的,全然沒有莊富生那樣滿頭白,這讓莊富生頗為意外,他摸著自己的頭笑說:“嫂嫂高壽,身體好,頭髮一點不白,哪像九十多歲的老人啊?”二嫂笑盈盈道:“富生弟弟呀,這個不大一樣啊,我家遺傳都是黑頭髮;你和你哥哥姐姐呢,都是莊家遺傳,滿頭白,雪白。”她操濃濃的臨江城裡話口音,說得特親切。雖然第一次見面,莊富生頓感心裡暖融融的。

莊富生向二嫂介紹秋萍和安順一家,安順韋婷叫“二大媽”,千璽小偉都叫“二奶奶”。二嫂勉強答應後,又笑對安順韋婷說,“你們要叫我‘念親孃’!”,對千璽小偉說,“你們要叫我‘念親奶奶’!”她用臨江城裡話的叫法糾正道。

這是莊富生所知道的。在家鄉,城裡話與西沙鄉下話發音和親戚間的稱呼很不一樣。看孩子們有點懵,他連忙笑著解釋,“哦,大媽和奶奶是在說,按臨江城裡話和習慣叫法,二大媽要叫‘念親孃’,二奶奶要叫‘念親奶奶’,這樣叫更親切。你們叫叫看,”他對安順韋婷說,“念親孃!”安順一起學著叫“念親孃!”“哎,好個!”二嫂高興地答應。富生也讓千禧小偉學著叫“念親奶奶”,他們叫了,二嫂也高興地應了,並讓他們走近前拍拍慣慣,表示喜歡。這樣的見面既讓孩子們體會到家鄉人稱的別具一格,陌生感也很快消除了。

二嫂精神矍鑠,身體仍硬朗,很健談。談話中對國家時事相當瞭解,莊富生也挺詫異。女兒嘉慧說,母親行動不便,但腦筋清楚,個人在家時,就對著電視看節目,而她喜歡的卻是新聞類的。談話中,原來她還很有見地:“老年人,瞭解天下大事,說起話來就不會讓人家覺得什麼都不知道,是個糊塗老太了!”

原來如此。人老有許多種:有的人重養生,有的人愛運動,有的人好抱怨,有的人一來就提當年勇;想不到,還有熱衷於看新聞的老太太,為的是與年輕人交流有談資,不落伍!

莊富生想到K研究院的離退休老年讀書會的老同志,他們也是每天下午,準時“上班”,到家園活動中心閱覽室讀書,看報,交流,縱論天下大勢,樂此不疲。但那都是六七十,至多七八十歲的老同志,而年屆九十六七,接近期頤之壽的老嫂嫂有如此心態欲求,實乃罕見。莊富生也在心中感嘆,二嫂比起自己母親當年真是強多了,輕輕鬆鬆能活一百多歲噢!

家人見面,少不了話家常,何況,莊富生對前面莊家的歷史大多還是透過“曬場閒話”那樣的閒談野聊洞知一二。可靠的家庭正史,除了從大姐莊志珍處瞭解,二嫂久居故里,更具得天獨厚的優勢,會有更多第一手資料。這也是志珍大姐讓他一定要見見二嫂的緣故,畢竟大姐離家外出早,對家中的“古老”傳說哪有多少了解呢!

果然,談起莊家過去,二嫂如數家珍,頭頭是道。她不僅介紹莊家西沙莊園的情況,更說出了位於老縣城北門的莊氏宗族老宅以及上溯五代的世系簡況,這對莊富生來說無異於重大發現。他迫不及待地記錄梳理,短短時間就形成了莊氏本支系後代簡表,祖父以下數代人物關係一目瞭然,透過微信,分佈全國乃至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雜役都是大帝,你管這叫普通宗門

手殘的鹹魚

崽崽心聲被全家聽到後成了團寵

公子尋歡

鬥羅之兌換萬界

世醉紅顏

我在娛樂圈整頓風氣

杏逐桃

我在鎮妖塔裡當獄卒

廣場喂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