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7章 由佛入魔,我有一座山寨,蛤蟆大王,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517章

白衣尼姑一手託著拂塵,一手託著陶罐,一瘸一拐的下山。

雖然她修養了七日,但身上的傷勢並未完全好轉,如今還留著隱疾。

孟玄青立在茅屋前,望著她下山的背影,長長的嘆了口氣。

終究也只是個可憐人而已,執著舊夢,不肯醒來。現在已由佛入魔,天下間還有誰記得她姓甚名誰。

為了殺一人,便是屠城絕戶也在所不惜。可便是殺了程大雷,又有什麼意義,世上怕已沒人記得那百年前的一十九國。

西蜀一脈,怕活著的也就是自己與她二人而已,至於其他十八國,估計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

想到這裡,他忽然心中一悲,宛若什麼東西噎在喉嚨,吐,吐不出來,吞,吞不下去。天地之大,如今記得自己名字的,怕也就只有她了。若她也死了,自己可真就隨意生,隨意死,無人在意了。

這個念頭一起,心裡便放不下去。她這一去,該不會出現什麼意外吧。以她的本事,又是悄悄下毒,照道理來說不應有差錯。可那程大雷聽他所說,便不是好對付的人物,第一次可以傷到她,第二次為何不能殺了她。

心中突然有些放心不下,這世上有個記得自己的人終究不是壞人。不若,自己悄悄跟在她身後,也不露面,若她遇到危險,自己也可暗中相助。當然,如果她沒事,能平安下毒屠城,自己再悄悄回到大雪峰上。

難道真的要下山麼?

他回身看著立在雪峰上的茅屋,輕輕嘆了口氣,自己都不記得,上次下山是什麼時候了。如今下山的念頭一起,他整個人似乎變得年輕起來,邁步鑽入茅屋。

屋內的擺設潦草且雜亂,任誰也想不到,當年他吃道菜,便是前後八道工序,等菜熱氣騰騰端到面前,多一刻或者少一刻他都不會動筷子。

如今,這樣狼藉的茅屋獸皮便能安身了。當然,若沒有寒暑不侵的功夫,他也不可能在這大雪峰上活下來。

掀開獸皮毯子,床鋪下出現一包陣囊,毒針三十六,本就是他的看家本領。不過經久不用,鐵針已經生鏽。

他將針囊拴在腰上,提了一根木杖,踏出了茅屋。寒風撲面而來,他頂著風前行,一路尾隨著白衣尼姑的腳印,等下得雪山,就能看到遠處若隱若現一個白影。

若論功夫,他是不如這白衣老尼的,人不瘋魔不成活,白衣老尼一意孤行,一身本事早已到驚世駭俗的地步。

所以他不敢跟得太近,只是遠遠在後面綴著,一路隨著白衣尼姑。

白衣尼姑倒是真沒想到,孟玄青會跟著自己下山,以她的判斷,孟玄青寧肯老死在雪山上,也不會下山一步。

所以她心裡也沒有提防,並不知孟玄青就綴在身後。

在程大雷面前,狠狠踹了鐵板,一口氣現在還沒有理順。這次得到這屠城劇毒,她如虎插翼,迫不及待要去找程大雷報仇。

當然,孟玄青說這蛤蟆毒可以屠一城滅百里,可能也就是隨口說說而已。當真不能以為把這蛤蟆隨手丟進河裡,蛤蟆城也就滅了。

為了保險起見,她決定將這蛤蟆丟進城主府的水井中,毒隨水走,只有喝過井中水的人,便有性命之憂。至於這蛙毒會隨水走多遠,那便不是她所關心的了。

下山已經是晚上,她一路疾行,行到蛤蟆城的城門前,天還未亮。如今正是一天中,人最疲憊的時候,守城之人也打著哈欠,等著天亮換班。

她隱在城下,腳尖一點地,便是一躍數丈,再往城牆上借力,就又是數丈的距離。這一手輕功,則又比聶隱娘高出一個層次。

但聶隱娘可以悄無聲息的入城,她卻做不到,城門一隊衛兵發現了她。立刻舉起武器,持銅鑼的準備用銅鑼傳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連中三元,驚聞我父夢中斬龍

傳奇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