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14章 可趁之機,我有一座山寨,蛤蟆大王,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914章

從到達落鳳城的第一天起,李行哉便知道這裡不好混。周圍群狼環伺,關鍵是中間那塊肉也算不得肥肉。

李行哉出息不起來還好,但凡他混出頭來,必然會有人向他動手。

時至今日,李行哉總算站穩腳跟。北面諸侯拜戎族所賜,如今是潰不成軍,也難以對李行哉構成威脅。但江南李星勢大,一直是李行哉的心腹之患。

如今,兩家終於碰上了。敵我雙方,實力相差懸殊,為了扛過這場劫難,李行哉將能想的法子都想了。滿打滿算手上的兵力,也不足夠應戰。

甚至,李行哉都差人向程大雷遞了話,派人送去兩封信。一封是楚雲生說書,都是官面文章,冠冕堂皇正義凜然的話。一封是李行哉所書,開頭便大罵了程大雷一通,讓他趕緊把和珅收回去,免得禍害江南。

兩封信歸根結底一個意思,向程大雷借兵,相助東海。

如今,程大雷的回信已經到了。以程大雷的雞賊,自然不可能千里迢迢,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話說得極其漂亮,可歸根究底就是兩個字:不借。

對此,李行哉除了氣憤外,也別無他法。推己及人,若將自己置換到程大雷的位置上,程大雷也未必會借兵給自己。

想起眼前的僵局,李行哉的心情無論如何也愉快不起來。

宋遊渠這次下江南,也不單單是挑撥和珅與李星的關係,他還有其他事情要做。其中一項,便是勘察江南地理水文,尋找可乘之機。

將諸事彙報完畢,宋遊渠便告辭離開。在戰時,人人都身兼數職,誰也是一刻不得閒。

之後,李行哉走出茶室,來到一座小屋前。推門而入,卻被裡面的景象嚇了一跳。

只見楚雲生坐在書堆中,在紙上寫寫畫畫,形容枯槁,披頭散髮,就連李行哉走進來都沒有察覺。

楚雲生擅長謀算,是楚雲生身邊最大的智囊。這次對付江南兵,李行哉最大的希望便寄託在他身上。

但奈何兩家實力相差太大,楚雲生能做的事情其實並不多。他將自己關在屋中,整日思索,便是推演破敵之法。

一次次推算,一次次推倒重來,想要在絕境中尋到一線生機談何容易。

幾日未見,他已是這般模樣,滿頭烏髮裡面已經夾雜著根根銀絲。

李行哉心中有幾分心酸,開口喚道:“楚先生,楚先生……”

連喚數聲,對方才抬起頭來,眼神有些呆滯,良久才回過神來。

李行哉嘆口氣:“楚先生不要如此,也該歇歇了,事情不急在這一時一刻。”

“東海危矣,無論如何也要替陛下守住這番基業。”

李行哉搖搖頭:“身體要緊,你若有個損傷,誰再替朕分憂。”

說著,差人進來,將楚雲生抬出去,令他這幾日好好歇息,養好身體不遲。

可楚雲生天生是用心的人,即便躺在床上,有人伺候著,心力也是一顆不得閒。

看楚雲生這般模樣,李行哉心情也有些沉重。平白卻又有幾分豪氣:東海一地,人人皆用心用力,何愁江南不破。

心裡琢磨著事體,信步來到王孫立山處。

李行哉與程大雷不同,自幼便有風流之名。如今身邊已有了玉雀與王孫立山,但在形勢如此緊急的狀況下,他也閒著,斷斷續續又收了幾房女人。

畢竟是吃過見過的主兒,拿得起也放得下,身邊如此多女人,沒幾個能真正走進他心裡。偏偏身邊人都對他死心塌地,這不得不說,各人造化不同,福分不同。

王孫立山也是一世顛簸,在李行哉處才算安穩下來。見他緊縮眉頭,愁緒滿懷,便也知他心中不快。

忙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連中三元,驚聞我父夢中斬龍

傳奇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