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39章 兩軍列陣,我有一座山寨,蛤蟆大王,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939章

當李行哉趕回落鳳城不久,野原火手下的戎兵也已經集結完畢。十萬大軍在落鳳城以北十里外紮營,呈扇形將落鳳城包圍。

雙方列陣,為這場戰鬥蓄勢良久,眼前的形勢當真是天雷地火,一觸即發。

可在這關鍵時刻,雙方誰也沒有發動攻擊。所採取的第一步戰略,竟是一模一樣,不約而同向對方發了一封招降書。

李行哉的書上說,只聞戎族事帝國,不聞帝國事戎族。我帝國藏龍臥虎,兵強馬壯,爾等從那裡來的便回那裡去,上天有好生之德,這次不要你們的性命。

野原火的書上說,大家都是青天之下的子孫,為何戎族便該活在關外苦寒之地。神州至寶,有德者居之。眼下的形勢,很明顯是天命照我不照你,若識相的快快開門投降,我可以許你一世榮華富貴,令你頤養天年。

來往書信一封接著一封,各自麾下的文官絞盡腦汁,找一些體面氣勢足的詞彙用上。所表達的意思幾乎一模一樣,無非是說己方如何如何奉天承運,替天行道,對頭是如何如何不堪一擊。

兩軍對峙半月有餘,未見一仗。互相之間吐沫費了不少,可仍沒有半分開兵見仗的意思。

原因不言自明,雙方其實誰都沒有準備好。

野原火需要一些時間,修復被李行哉破壞的糧道。必須確定後勤保障,前線才敢開戰。

李行哉幾乎是在做同樣的事,修築從揚州到落鳳城的糧道。這是一場血戰,必須保證揚州的糧草可以源源不斷送抵落鳳城。

這場戰爭對雙方任何一方而言,都太過匆忙一些。

戰爭打的是前線將士的捨生忘死,血流成河。可這並非戰爭的全部,更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後方的糧草供應,裝備配給,幾十年如一日的韜光養晦,平時裡流血流汗的訓練……將數十年的底牌在一朝亮出來,一戰以決勝負。

李行哉為這一戰傾注了大本錢,宋遊渠負責後勤涼州,元帥一職由戚繼光擔任,馬超負責前線征戰……他多年摸爬滾打,蓄積起來的精銳都調到落鳳城。

可縱然是集全力於一點,面對強橫的戎族,己方仍沒有絲毫勝算。戚繼光一干人垂頭喪氣,面對此戰並沒有太多信心。

唯有李行哉趾高氣揚,以手撫掌道:“敵人已盡入吾掌中。”

戚繼光等人都是一頭霧水,戚繼光抬起頭道:“陛下,此話何解?”

李行哉哈哈笑了一聲,道:“朕往北地轉了一圈,江北百姓苦戎族久已,日夜期盼著王師北上。眼下戎族十萬大軍集結落鳳城,與我軍擺開架勢,決一死戰。帝國之大,不知有多少雙眼睛盯著這裡。此戰的勝負將決定人心的歸屬,若我們能擊潰這支戎軍,則天下人必人心歸我。”

諸人琢磨著,李行哉的話也未必沒有道理。只不過……一切的是建立在勝利的前提下。可根據眼前的形勢判斷,我軍當真有勝算麼。

這話也不過是在心裡想想,諸人誰也不肯說出來,落李行哉的面子。

“陛下可有勝算?”花木蘭近前一步道。

諸人都是老成持重的主,或者說老奸巨猾。唯這女將心腸直,直接把問題拋了出來。

“這個……”李行哉手捻鬍鬚,微微沉吟:“戰事瞬息萬變,任何人也不可能未卜先知,無非是隨機應變而已。朕意已決,只要我軍不惜代價,不惜犧牲,有破釜沉舟的決心,戎族未必不可戰勝。”

李行哉這話說得慷慨激昂,但說了幾乎等於沒說。現在大家要的不是他的決心,是法子,是破敵斬將的法子。

“陛下,臣有一計,或可勝戎族。”宋遊渠邁出一步道。

“喔,這還真是稀罕事,你有妙計快快講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連中三元,驚聞我父夢中斬龍

傳奇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