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6章 誰敢與吾一戰,我有一座山寨,蛤蟆大王,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446章

李行哉心底有些唏噓,亂世大潮之下,蒼生如豬狗。而帝國皇族,更是被推到風暴正中央。自己和李樂天,都成了各家推出的勢力代言人,不得不兄弟相爭,手足相殘。

這就是人在亂世,身不由己。

屈指算來,兄弟二人已經有五六年不見,今日在三軍前重逢,都念起往事。可若下次再相見,怕就是敵人了。

李行哉長嘆一口氣,也藉著這口氣吐出心中的煩悶。

“大哥,賊人就在眼前,今日先斬了賊人頭,為父王報仇。”

“好!”李樂天在馬上讚了一聲:“如此才不愧我李家男兒的氣魄,今日且看看,家傳的槍法,你究竟丟了沒有。”

咚咚咚!

三軍同時擂鼓,鼓聲炸響,喧天震地。這個時候,李行哉已經退到本方陣營前。打仗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擂鼓則進,鳴金則退。在打仗之前,還要由李樂天宣讀一份《討賊書,宣告自己是替天行道,給這場戰爭冠上正義的名號。

李行哉心情頗有些不耐煩,打仗麼,殺人與被殺而已。現在他頗有些懷念在蛤蟆寨的時光了,至少在那裡,是萬人一條心。

而如今日,己方兵力是強的,大小諸侯足有十幾家。可是這些人都是各自為戰,巴不得其他人可以多死幾個人,而己方則能輕而易舉的取得勝利。

一個龐大蒼老的帝國,必然會衍生出諸多派系,派系之間又有太多利益糾葛。對某些派系來說,勝利能換來利益,可對另外一些派系,失敗則能換來利益。

內戰不休,也許這就是帝國面對戎族時,十戰十敗的緣由。

正在戰鼓捶響,三軍士氣高昂之時,從殺虎口中突然傳來一陣鼓響。

諸人一楞,李行哉也隨大家的視線一起向谷口望過去。見馬蹄聲急,狼煙動地,從殺虎口中殺出一隊人馬。

為首之人身騎黑馬,手持一杆鐵槍,身後一杆碩大的義』字旗。

此人不是旁個,正是林少羽。

各路諸侯都是一驚,在此絕地,林少羽竟然帶著三千殘兵,發起了反衝鋒。

李行哉當然認得林少羽,二人甚至稱得上熟悉,但今日見到林少羽,和之前給他的印象不同。他面目硬朗,雙目如漆,整個人有一種千錘百煉,從萬軍叢中殺出來的煞氣。

將為兵之膽,看指揮者的氣質,就能看出他手下隊伍的行事風格。同樣,看一支隊伍計程車氣,就能大概明白他們的長官是什麼人。

這殘餘的三千起義軍,已經兵臨絕境,但卻仍保持著高漲計程車氣,甚至不輸包圍的十萬大軍,一聲聲喊叫,震得己方心驚膽戰。

這林少羽當真有幾分天命之將的氣概。

而李行哉當然沒有怕的道理,他手握銀槍,心中戰意沸騰,當時就要衝出去,與林少羽決一死戰。

即便不是為了爭奪帝位,單單是為父報仇,他都該這麼做。李行哉從來不缺乏勇氣。

“殿下,不可莽撞!”宋遊渠攔住了他。

“為何?”李行哉戰意正盛,突然被攔住,心中有些不快。

“賊人已經是絕路,難免報了必死之心,此刻與他們廝殺,太過不智。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我們可以先卸去賊人士氣。”

宋遊渠的話不可謂沒有道理,其實很早,林少羽率領的起義軍就被堵進殺虎口。之所以一直沒有發動進攻,便是怕他們抱著魚死網破之心,而選擇圍而不攻,敵人的糧草遲早會被耗盡,到時候敵人便不攻自破。

李行哉舉目看過去,見其他人也是這麼做的。收縮陣型,擺好防禦的架勢,任林少羽衝殺過來,在軍陣中廝殺一陣,又將對方堵了回去。

林少羽沒討到好處,他本存了必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連中三元,驚聞我父夢中斬龍

傳奇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