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螢小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2章 甄嬛傳欣常在(四十),三千俗世,流螢小扇,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清聖祖康熙帝駕崩於暢春園九經三事殿內,遺詔宣佈由雍親王胤禛繼任皇帝位。 胤禛繼位的訊息傳來,王府上下都一片歡呼雀躍,即便先帝剛剛崩逝,也壓不住眾人心底的喜悅。 自家王爺成了皇帝,眾人的身份自然也就水漲船高,所謂宰相門前七品官,他們可是出自新帝潛邸,日後便是面對四品、三品甚至二品大員都能挺直腰板。 訊息很快傳開,胤禛扶靈從暢春園歸來,呂盈風等人作為新帝的后妃,自然要入宮為康熙守靈。 瓜爾佳氏和年世蘭雖然不合,但也清楚,這個時候決不能出現差錯,因此兩人改武鬥為文鬥,時不時的目光交鋒,電光火石四濺,讓王府中眾位格格心驚膽戰,生怕她們在這個時候打起來。 康熙的靈柩很快歸來,德妃等先帝妃嬪居前,呂盈風等人居後,再往後便是各宗室福晉、側福晉以及王公大臣的家眷。 呂盈風跪在年世蘭身後,一邊用帕子擦拭眼淚,一邊小心的觀察著弘昀和懷玉兩人,生怕她們出現任何差錯。 兩個小傢伙如今不過四歲,人小力弱,偏偏哭靈又是個體力活,僅僅開始一刻鐘的時間,就先後有四位年邁的夫人、福晉暈倒過去。 看到這樣的情形,她自然為自己的兒女擔心。 實際上,不僅呂盈風,李靜言和耿氏同樣揪心不已,弘時雖然年長,但李靜言一向溺愛,生怕他累了、渴了、餓了。 而弘晝的身子自從出生之時便很是虛弱,如今為先帝守靈,恐怕又要丟掉半條命,耿氏這個做額孃的自然憂心忡忡。 就在這時,胤禛冷著一張臉從養心殿走了走來,身為新帝,他除了要為先帝守靈之外,最重要的事情便是保住自己已經到手的皇位。 先帝在位之時先後有九位皇子參與奪嫡之事,大半個朝堂都被牽扯其中,在這般波雲詭譎的局勢下,胤禛硬生生闖出一條路來,自然不希望功敗垂成。 因此,在將康熙皇帝的靈柩安置在乾清宮後,他便立即召集心腹眾臣齊聚養心殿,商討治喪、繼位、轄制各方勢力的策略。 養心殿位於乾清宮西側,曾經是順治帝的起居之地,直到先帝繼位後,將此地改成造辦處。 胤禛剛剛走出養心門不久,就看到一抬軟轎抬著面色蒼白的宜妃向著此地趕來。 康熙生前,宜妃便多有病痛,時常臥床休養,宮中妃嬪本以為宜妃會先康熙一步離世,沒想到她雖然苟延殘喘,但始終沒有性命之憂。 胤禛雖然和宜妃所生的九阿哥多有不睦之處,但對宜妃卻並沒有太多惡感,因此看到宜妃前來,胤禛當即停下腳步準備行禮。 雖然胤禛已然接過康熙遺詔,成為名正言順的大清之主,但面對先帝的妃嬪,卻也要行禮問安,是為孝道。 更何況宜妃身份尊貴,先帝在位時,她便被冊封為四妃之一,論及位次反而在胤禛生母德妃之上。 看到胤禛行禮,宜妃並未太過在意,她本是康熙寵妃,如今康熙病逝,宜妃滿心滿意的都是為自己的丈夫傷懷,哪裡顧得上新君不新君。 見宜妃對自己視而不見,胤禛的臉色當即沉了下來,等到走進乾清門,看到宜妃堂而皇之的站在德妃身前,他心中的怒火更加炙熱。 只見胤禛快速走到康熙靈柩面前,攙扶起跪在地上的德妃,而後雙目含煞的看著宜妃。 “宜額娘乃先帝所封四妃,朕之庶母,朕一向敬重有加,可如今朕已然承繼大統,生母德妃便是名正言順的聖母皇太后,如此尊卑分明,宜額娘怎可立於皇太后身前?” 聽著胤禛對自己的質問,宜妃原本就蒼白的臉色瞬間變得面無人色,她此時才反應過來,如今胤禛已然不是從前那個不受重視的四阿哥,而是新帝。 眾人見胤禛在康熙的靈柩前如此訓斥宜妃,當即停止哭泣,一個個瞪大了雙眼,似乎想要弄清楚這出鬧劇的根源。 康熙妃嬪眾多,但身份地位在德妃之上的僅有三位,一個是貴妃佟佳氏,一個是惠妃納蘭氏、另一個便是宜妃郭絡羅氏。 如今康熙剛剛去世,莫說是冊封皇太后的大禮,便是冊封聖旨都未曾下過,因此,德妃雖然是板上釘釘的皇太后,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網遊之刺靈

輕狂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