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葉中的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章 任務艱鉅,自帶空間,修仙大佬只會種田,落葉中的塵,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臨到晚飯時間,蕭雲才終於將田地裡的青草給全部割完。

整個人汗流浹背,累到差點抽筋,手都抬不起,渾身乏力,氣喘吁吁的癱倒在地。

不過,望著方方正正、佔地面積廣闊的田地,蕭雲頗有自豪感,付出總有收穫的。

休息片刻。

顧不得身體上的疲憊,他將一頭黃牛牽來,套在板車上,組合成簡單的牛車——板車是在吳山城購買的。

拉著牛鼻子,趕著牛車到田地裡,將堆在田地裡的青草搬上板車,運送到田地外。

誰知道,黃牛見到青草就饞上了,不願意走了,低下頭就咀嚼著地上的青草,拖都拖不動,還“哞哞哞”叫了幾聲表示抗議。

真是打得少啊!

結果抽了幾鞭子,還是不老實。

無奈,蕭雲只好找來籠頭套在牛嘴上,讓它想吃也吃不了,只能望草興嘆,不當人子啊。

黃牛終於老實了,被蕭雲拉著來回跑了幾十趟,才終於將十七畝地裡的青草給運送出田地外。

將青草攤開晾曬,等曬乾後,可以用來當柴火,如此葉大娘就不用出外砍柴割草了,省了很多功夫,而且乾草易燒易燃,是最好的引火物了。

陪著葉大娘和陳大爺吃過晚飯後,蕭雲再次進入葫蘆空間,坐在涼亭中,修煉補充了法力,沒有休息睡覺,繼續耕田。

接下來給田地鬆土沒有難度,不像第一次翻耕,揮動著採藥用的小鋤頭,一鋤頭下去,掘起,翻不了多少土,費時費力,吃力不討好。

現在有了牛和犁,鬆土的工作就變得省心省力了,而且效率很快。

這麼說吧,翻耕一畝地,用鋤頭開荒的話,一個人沒兩天的時間是拿不下來的,這還是那些土質疏鬆好開墾的土地,要是碰到石頭很多,甚至還有樹木樹根的,沒半個月的時間,把人累死都完不成。

有了牛犁地就簡單多了,同樣一畝地,大概一兩個時辰就能翻耕完,這就是農業技術和工具進步帶來的好處。

歷史很好地說明了這點。

種花家的牛耕技術始於春秋戰國,秦國就因為大力推廣牛耕技術後富國強兵,當時商鞅非常重視農業,規定:“盜馬者死,盜牛者加。”

到了西漢,開始有了單轅犁(駕二牛),後來又有雙轅犁(駕一牛),使得西漢國力空前強盛,才有了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當然,現代化機械更加厲害,效率也更高。

如果有旋耕機和翻耕機在手,他一天就能將十七畝地給翻耕出來,這裡的一天,說的還是葫蘆空間裡的一天,放在外界就是一個時辰左右。

也不知道有沒有翻地的法術,蕭雲忍不住心想。

如果有的話,那就碉堡了。

只需大喝一聲:“土遁·土地翻湧之術!”

啊,不對,這聽起來似小日子的小把戲。

應該大喝一聲:“仙法·天崩地裂!”

蕭雲美滋滋地意淫了下。

當然,用牛犁地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前提你要駕馭好牛。

不是所有的牛都適合耕地的,一頭牛,在成為一頭合格的耕牛前,需要熟悉各種指令,反覆訓練。

比如,你喊一聲“籲”,牛會懂得停下來。

蕭雲從吳山城購買來的黃牛都是訓練好的合格的耕牛,價格昂貴。

給黃牛套上牛軛,蕭雲單手提起犁,拉著牽引繩,將黃牛趕到田地中,就開始犁地。

“嘿!”

蕭雲驅趕著黃牛前進,他在後面扶住犁,就見黃牛邁著六親不認的步伐前進,犁插入土壤中,大地就如同拉鍊一般往兩邊不斷翻開,又宛如波浪般翻湧。

黃牛自從吃了葫蘆空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連中三元,驚聞我父夢中斬龍

傳奇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