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鹽巴!
龍與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9章 鹽巴!,三國:穿越者遇到劉備重生,龍與蚯,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謝龍看著田豐這般模樣,又見管理屯田、糧草的王修神色不明的樣子,自然明白州府庫不可能真如田豐所說那般,畢竟屯田都兩年了,而且剿滅黃巾還有不少繳獲,不過謝龍自然不會戳穿田豐,畢竟錢糧越多越好嘛。
“那就按元皓兄所言辦就是了,明天就開始大肆製作紙張發賣天下,而且小弟還有一法可增加青州錢糧。”
田豐沒想到謝龍還有辦法連忙道:
“子云快說,是何辦法?”
“食鹽!”
謝龍當然知道鹽巴的重要性,不光是因為人人都需要吃,更是因為鹽巴能儲存食物,古代沒有冰箱這些,怎麼儲存糧食呢?當然是用鹽巴了,所以每家每戶每年都需要大量的鹽巴,而青州靠近海邊食鹽相對比較好獲得。
春秋時,齊國就憑藉著鹽、漁之利而率先稱霸,畢竟鹽巴太重要了,靠著海邊的齊國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率先利用了起來。
當然謝龍也不懂什麼製鹽工藝,說來東漢時期的食鹽製造工藝還是很成熟的,甚至已經知道如何開採井鹽,只是沒有後世那般精細罷了,不過巧的是,謝龍知道怎麼讓鹽巴的產量增加。
荀攸聞言疑惑道:
“請子云明言,鹽鐵之利吾等深知矣!”
確實,遠的不說春秋齊國的事蹟,就拿漢武帝時期的鹽鐵官營就知道鹽鐵的利益了,都知道其中的利潤,荀攸見謝龍提起食鹽,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發問。
謝龍見此笑道:
“吾有一法可讓產鹽量翻倍!”
“翻倍!!!”
眾人大驚,要知道如今青州主要財政確實是靠著鹽鐵,而且主要是鹽巴,畢竟俗話說的好,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整個青州除了平原郡是大片平原以外其他郡只有小部分耕地,大部分都只能拿來弄鹽池製鹽了,而謝龍這個翻倍可就太牛了,相當於現在青州兩百多萬人口養著劉備八萬大軍,如果鹽量翻倍至少養活個十來萬大軍不成問題,而且還不是弱兵。
謝龍當然知道海水裡面就有鹽,而很多鹽也是從海水裡面提煉出來的,謝龍是和網友互相討論,自己好奇之下就去了解了一番,這才知道在唐朝就出現了五步產鹽法,領先了世界980年。
製鹽的生產工藝流程經歷了長期的發展和演變。鹽池最早的生產工藝是“天日曝曬,自然結晶,集工撈採”的自然方式。隋末唐初製鹽的生產技術變革成功,形成了“墾畦澆曬”的生產模式,俗稱“五步產鹽法”。其生產工藝主要以集滷蒸發為主,分為:過籮、調配、儲滷、結晶、剷出五個步驟。這種方式的優點有,一是墾地為畦,人工曬鹽;二是曬制中,在滷水中搭配淡水,提高了鹽的質量;三是加快了成鹽速度,只要五六天就可以曬製成一次鹽。
現在東漢採取的工藝一樣是日曬,當然不是隋唐那般“墾畦澆曬”,不過道理是一個道理,因為從本質來說都是透過日曬,獲得日曬鹽,食鹽一般分為海鹽(日曬鹽)、池鹽(湖鹽)、井鹽、岩鹽(礦鹽)四種。海鹽就是日曬自然鹽,其具有色白,粒度均勻,雜質低,易溶解等特點。
所以謝龍只需要指導製鹽官吏如何“墾畦澆曬”,至於五步步驟結合東漢的工藝,相當於也就多了個加入淡水的辦法,但是這樣可以加快製鹽速度,這樣算來就相當於將產鹽量翻倍了!畢竟海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呀!(又想起來小日本了!草!等著!)
隨後謝龍將“五步產鹽法”說了出來之後,眾人還是半信半疑,畢竟往滷水裡面摻淡水,這樣真的能行麼?不過事實會證明的,等到五天後,白花花的食鹽出現了!
眾人見此大喜,田豐率先道:
“子云真乃奇才也!如此青州再無擔憂錢糧之事也!”
“今日一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