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94部分,橫掃世界的航母軍團,開了,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返攪送夂Hゲ鉤淙劑嫌氳���揮�5箇中隊的岸基護航戰鬥機出動,結果在這天出動的2083架轟炸機中,只有13架被擊落,戰損率仍然遠低於以前的轟炸。
透過14日的轟炸行動,防空壓制戰術的有效性得到了證實,羅雲衝與郝東覺都認識到,安排艦載戰鬥機為轟炸機護航實際上是一種浪費,而且護航本身也是一種被動的防禦作戰方式,而要擊敗對手,最有效的方法應該是主動出擊,而防空壓制戰術的根本思想就是透過主動攻擊來癱瘓敵人的防空作戰力量。
也正是在得出了這個結論後,羅雲衝立即調整了轟炸行動,在完成了對弗吉尼亞比奇的毀滅性打擊之後,轟炸重點全部轉移到了美軍的軍事目標,特別是航空兵基地,野戰機場等對轟炸機群有著重大威脅的軍事目標上。同時,艦載航空兵也是全面出動,配合與支援戰略航空兵的行動。在16日,第1支援艦隊到達戰場,第2支援艦隊也完成了補給後,艦隊航空兵的規模達到了頂點。
當時的防空壓制戰術理論仍然是不健全的,需要經過實踐來逐步完善,也正是羅雲衝與郝東覺都認識到了防空壓制的重要性,因此,在第二階段戰略轟炸的後期,防空壓制作戰成為了重點任務!
第三十六章 攻勢護航
當時的作戰行動被官兵們形象的稱為“攻勢護航”,這與之前的護航行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本質上講,“攻勢護航”與“防空壓制”本身是沒有區別的,不管是護航,還是壓制,都是為了讓轟炸機安全的進入與撤退,都是為了掩護轟炸機,只是一個更強調行動,一個更強調本質。
“攻勢護航”強調的是行動,這也說明當時的防空壓制戰術本身並不完善,仍然限於護航的戰術範疇之內,這與後來出現的專門針對敵方防空系統的大規模打擊有著本質上的區別。這也是大戰末期防空壓制作戰的一大特點,但不可否認的是,後來出現的很多防空壓制戰術都是在當時就已經誕生了的,而只是受到了技術等方面的限制,所以很多戰術本身無法實現,或者說是實現的代價過於高昂。
在羅雲衝的支援下,郝東覺當時在艦載航空兵里正式成立了一支由最優秀的飛行員組成的獨立護航部隊,而該部隊的任務就是執行打擊敵人防空系統的任務。最初的時候,這支部隊主要就是由“遊隼”式戰鬥轟炸機組成,只是在行動的時候才從偵察部隊抽調部分“偵察鷹”配合行動。
透過對諾福克,以及弗吉尼亞比奇的兩次行動,攻勢護航的優勢體現了出來。從根本上講,“攻勢護航”是對航空兵戰術本質思想的直接反映。
在被譽為航空兵寶典的《制空論》中,杜黑就不止一次的強調了航空兵的進攻性。可以說,航空兵自誕生的那一天開始,就是一支進攻性的部隊,而絕不是一支防禦性的部隊。“摧毀敵人航空兵的最佳辦法就是將敵人的飛機炸燬在地面上”,這句話從根本上反映了航空兵的進攻性質。正如同羅雲衝後來所說的一樣:戰鬥機可以創造勝利,而能夠創造歷史的是轟炸機。
一支真正成熟的航空兵的主體絕不是戰鬥機,而是轟炸機。在大戰期間,帝國航空兵中,戰鬥機與轟炸機的數量比是1比3,而人員數量對比更是達到了1比22。毫無疑問,在帝國航空兵,真正的主體就是轟炸機。其實,不管是大戰期間,還是在大戰之後,一支擁有強大戰鬥力的航空兵,或者是空軍,其主要的作戰力量都是轟炸機部隊,而不是戰鬥機部隊。
戰略轟炸機就是航空兵進攻性的徹底體現,也是航空兵最強大的攻擊部隊。實際上,到了戰爭後期,在帝國航空兵中,戰術航空兵本身也成為了重要的攻擊部隊。當時海軍的“遊隼”,以及陸軍的“鷹”式戰鬥機在設計之初都是格外強調了空戰能力,對攻擊能力要求不是很高,可是到了戰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