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3部分,羽翼大明,江暖,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嶽將這籌集銀子發行的票據稱作為“船票”,實際上,官員們更傾向為稱呼這些票據為船引,大明鹽法開中,不是一年兩年,這船票的性質,可不就和鹽引差不多麼。
十一月中,四海樓發行“四海船引”,每引票據面額兩百貫,可轉讓,可買賣,憑票即付,半年分紅,風險自負。
第一批一千引,幾乎是在一天之內,就被南京城裡的大小官員一搶而空,這兩百貫不過是兩百兩銀子,這兩百兩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或許是一筆大數目,但是,對於官員們來說,還真不夠看,哪怕是平素一些不顯山露水靠著俸祿吃飯的清苦官兒,也都湊熱鬧買了個三兩張,更別說有財大氣粗的,一口氣買個三五十張的。這些大戶們未必是看好四海樓的買賣,但是,若是花個幾千兩銀子,能夠讓王公公記得自己的名字,對於他們來說,就已經賺了,他們呆在這南直隸富庶之地,早已經沒了上進的心思,但是,不求王公公提拔他們,只求王公公在別人看上他們屁股下面的那位置的時候,稍稍想起他們還是曾經迎奉過王公公的,這就是一筆相當不錯的買賣了。
總之,二十萬兩銀子,一天之內就聚攏拉起來,這讓柳雲娘這個小財迷,樂得眉花眼笑的,看著那一錠錠的白銀搬進庫房,哪怕是點銀子點得頭昏腦脹,她也是暈且快樂著。
有了這二十萬兩銀子,至少,貨物採買上,應該就不會有什麼缺口了,但是事情到這裡並沒有完。
南京城裡想發財的官員,可不是這一天買了這船引的百來號官員,眼下南京城裡簡直就是大明官員的養老院,那官兒得數以千計,有些得了訊息觀望的,有些也想討好王公公卻下手遲了的,等到他們第二天晃晃悠悠的來到四海樓,卻被笑著告知,這船引已經賣完了。
這怎麼行?這人就是一個從眾的心理,要是大家都不看好這玩意,哪怕這玩意一兩銀子一張,只怕也沒幾個人要,但是大夥兒都齊刷刷的掏銀子來買,這不用想,肯定是好東西,既然是好東西,那人家有了,自家怎麼能沒有。
賣完了,賣完了再發點唄,咱家又不是不掏銀子。在四海樓裡沒人敢發狠,但是好言央求總是可以的吧,大家都是吃著朝廷俸祿的,這臉面拿出來,你們這些管事的商人,真的敢直接就這麼打咱家的臉麼?
考慮到這發出去的船引,大有可能在船隊還沒有回來的時候,就被人擠兌,王嶽和錢無病商量了一下,絕對再增發五百引,有這些銀子做保證,哪怕是被擠兌,他們也不用擔心了。
這五百引發出來,這才稍微緩和了這市面上的需求,這事情可一而再,不能再二三,有大明寶鈔在那裡做前車之鑑呢,狂發濫發,只怕馬上有就有御史彈劾王嶽和錢無病斂財了,所以,四海樓明確貼出了告示,這一期的船引,就這一千五百引,多一引都沒有了,在船隊回來之時,這些船引全部收回並按照利潤加以分紅,沒有買到的,也不用著急,以船隊出海的次數就期限,這每出海一次就發行一期,這次買不到,下一期還可以繼續買。
這個告示出來,這才稍稍安撫住了那些沒買到船引的官員,不過,那些熟知海貿利潤之大,看好船隊的收益的,卻是開始私下的買賣起來,沒幾天功夫,兩百貫的船引,翻了一個跟斗,而就這四百兩的行情,還是一引難求,據說戶部有個主事,將自己老婆的首飾都賣了,好不容易湊錢買了個十引,這才剛剛到手,老婆家裡就出了事情,急需用銀子,他才剛剛流露出這個意思,立馬就有人尋了過來,出價四千五百兩,將他這十引買走了。而這個主事,一年的俸祿,也過不是兩百餘兩銀子,這三兩天的功夫,他這一到手,幾乎等於他做官十年的收益。
這一下,官員們的眼睛都紅了,這做官也好,做賊也好,做什麼都沒有這船引賺錢來的快啊,穩重的,就找盡門路去找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