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史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部分,明醫雜著,世紀史詩,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參 乾薑(炒紫色) 濃樸(姜水炒) 陳皮 羌活 枳實 白茯苓(各一錢) 白朮(一錢五分)

甘草(炙,五分)

上姜、水煎,食前溫服。

愚按前症如未應,宜用藿香正氣散;若內外已解,寒熱未退,或飲食未進,宜用六君子湯。《保命集》雲∶霍亂屬陽明症,宜用和中、平胃、建中,或四君子湯輩。脈浮自汗,四君子加桂枝主之;脈浮無汗,四君子加麻黃。吐利轉筋,脅下痛,脈弦者,木克土也。用平胃散加木瓜,或建中加柴胡、木瓜;吐利轉筋,腹中痛,體重,脈沉而細者,四君子加白芍藥、良姜。吐利而四肢拘急,脈沉而遲,屬少陰,四君子加姜、附、濃樸;吐利而四肢厥冷,脈微緩,屬厥陰,建中加歸、附。吐利頭痛而身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寒多不欲飲水者,理中丸主之。元戎雲∶太陰症霍亂者,理中加橘紅;吐下腹痛,手足逆冷,理中加熟附;吐利後轉筋者,理中加火 石膏一兩。

進士劉華甫,夏月食生冷果品患前症。餘用附子理中湯,一服頓安。

上舍徐民則,夏月入房及食冰果麵食而患腹痛。餘曰∶此陰寒之症也,須用附子理中湯以回陽。不信,別用二陳、枳實、黃連、香薷飲之類而死。

若夏暑在途中,常服以壯元氣,清熱驅暑,服之免中暑、霍亂、洩瀉、痢疾等症。

人參(一錢二分) 白朮(一錢五分) 五味子(十粒,杵碎) 麥門冬(去心) 白芍藥(炒)

白茯苓(各一錢) 知母(炒) 陳皮 香薷(各七分) 黃芩(炒三分) 甘草(炙五分)

上姜、水煎,食前溫服。

愚按前症若人元氣虛弱,宜用補中益氣去柴胡、升麻,加麥門、五味,或少加炒黑黃柏,人參養氣湯亦可用。

一儒者,季夏患洩瀉,腹中作痛,飲食無味,肢體倦怠。餘用補中益氣湯、八味地黃丸,月餘而痊。後彼雲∶每秋間必患痢,今則無恙何也?餘曰∶此閉藏之月,不遠幃幕,妄洩真陽而然。前藥善能補真火,火能生土,脾氣生旺而免患也。

若遇勞倦辛苦用力過多,即服後方一、二服,免生內傷發熱之病。此方主於補氣。

黃 (二錢半,蜜炙) 人參 麥門冬(去心) 陳皮(各一錢) 白朮 炙草 五味(各五分)

上姜、棗、水煎,食前溫服。勞倦甚,加熟附子四、五分。

愚按前論開世俗之蒙 ,濟無窮之夭枉。內附子若素畏寒飲食者,尤宜用;若素喜寒飲食者,以肉桂或炮姜代之亦可,但世所鮮用耳!

一婦人因勞役,發熱,倦怠,唾痰,欲嘔,或以為火症,用清熱化痰等藥,反大便不實,無氣以動。

餘以寒涼復傷中氣,形病俱虛,用前方加附子治之而痊。後復勞,經水數日不止,眾以為附子之熱所致,用四物、芩、連、槐花之類,涼而止之,前症愈甚,更加胸膈痞滿,飲食日少。餘仍用前方,去門冬,更加茯苓、半夏、炮姜,數劑漸愈,又用當歸芍藥湯而經止。但四肢逆冷,飲食難化,不時大熱,此命門真火衰,脾土虛寒之假熱也。用八味丸半載而痊,又服六味丸三載而生子。

卷之二

洩瀉

屬性:洩本屬溼,然多因飲食不節,致傷脾胃而作。須看時令,分寒熱、新久而施治。治法∶補脾消食、利小便。亦有升提下陷之氣,用風藥以勝溼;亦有久洩腸胃虛滑不禁者,宜收澀之。

主方

白朮(二錢) 白茯苓 白芍藥(炒,各一錢五分) (以上三味乃洩瀉必用者)

陳皮(一錢) 甘草(炙,五分)

若傷食瀉黃,或食積,加神曲、麥芽、山楂各一錢,黃連(炒)七分。若腹中窄狹,再加濃樸、枳實以消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計擒冷少

生在秋天

名門醫女---全本

宮本寶藏

重生棄少歸來

黑色毛衣

開局覺醒天賦夢想,以拳踏碎蒼穹

魔行

神豪生活啟示錄

一塊硬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