桾師祭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6章 少林靈字輩高僧去哪兒了,諸天萬界:從天龍八部開局,桾師祭酒,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倒是在1038年,西夏第三位國王景宗李元昊立國稱帝后,急需宋、遼承認其地位。

但大宋坐擁天下最富庶的十五路,接近兩百餘座的州府,也就是近乎擁有了十五省之地,其人口更是過億,怎會承認西夏這個本就是大宋的潘鎮之屬。

因此西夏立國至今,大宋與西夏之間大小戰爭一直不斷。

西夏起自唐末党項族首領李思恭。

早在公元881年,李思恭剿滅黃巢有功,獲封定難軍節度使,潘鎮河西走廊五州之地。

自此党項族世襲罔替,不管是唐末、五代還是宋初,一直向中原王朝臣服,誰佔領中原,就向誰稱臣。

但趙光義繼承其兄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行事風格,不允許自己地盤上有大一點的武裝力量,就是要搶了人家的地盤。

990年党項人當代首領李繼遷氣憤不過趙光義的行為,就投靠了大遼,做起了大遼的諸侯“西夏王”。

李繼遷在遼國的支援下,陸續佔領河西走廊的大宋州府。

趙光義是在997年駕崩的,他活著的時候兩次攻打遼國,無功而返。

他死後,他兒子趙恆趙德昌卻是沒有膽子和大遼敵對。

党項人建立的西夏王國,叛離大宋受遼國庇護之事,也就暫時不了了之了。

1004年李繼遷去世,隨後次年,因宋遼簽下“澶淵之盟”,其子李德明求存,同時向兩國臣服,同時接受兩國封號,並伺機向西發展。

1032年,李德明去世,李元昊繼王位。

因同時向宋遼稱臣得到了發展的機會。

1038年,西夏已佔領22州之地,人口也達到了200多萬,李元昊自立稱帝。

宋、遼兩國自然不允許,西夏卻是態度強硬反擊,至如今也是連年和宋遼爆發戰爭。

和遼國的大戰暫且不提。

從1038年到1093年之間,大宋和西夏一共發生了6次超過10萬人以上規模的戰爭,大宋五敗一勝。

想著這場大宋與西夏唯一的勝利,不由又讓他想起了江湖中的一件逸事。

少林玄字輩高僧年紀最高者,如今也不過六十來歲。

可這二十多年來,好像除了靈門禪師有被聽說之外,從來沒有見到過到少林其他靈字輩的高僧。

那麼,他們都是去哪兒了?

陳宇心中納悶,私下裡問了年紀最長的徐長老。

然而在得知真相之後,不由肅然起敬。

當年西夏李元昊為了立國,與大宋開戰,三戰三捷之下,迫使大宋不得不簽下慶曆和議。

1048年,李元昊去世,西夏政權動亂後,年僅兩歲的毅宗李諒祚繼位。

1064年,西夏第二任皇帝,年僅18歲的李諒祚從其母手中奪取政權後,意氣風發,撕毀和議,發兵十萬,進攻宋境。

此戰歷時三年,死傷無數。

少林寺本為方外之所,但奈何看著從邊境下來越來越多的難民,難免動了惻隱之心。

1066年,靈門禪師組織數十位靈字輩高僧前往宋夏邊境助戰。

是夜,數十少林高手同前線柔然城寨守將張玉及三千守兵夜襲敵營,少林僧兵衝鋒在前,數十位一流形成尖刀衝擊,一戰之下大勝,然前來助戰,來時數十高僧,回來時僅有不足十人,且包括掌門靈門禪師在內,個個重傷。

此戰後,李諒祚驚慌撤退,身中箭矢,次年傷勢發作而亡,時年二十一歲。

縱觀歷史,北宋和西夏大型戰爭一共8次,如今是1093年了,大宋雖然連戰連敗,但強大的後勤經濟和人口也拖垮了西夏,現如今已經在準備給予最後兩次覆滅的打擊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自帶空間,修仙大佬只會種田

落葉中的塵

科技修仙家族

白髮大將軍

詭異入侵

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