桾師祭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7章 動盪之因,諸天萬界:從天龍八部開局,桾師祭酒,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官家可是知道上行下效,巧言令色、欺上瞞下這些詞語的意思?”陳宇的言語略帶沉重,一字一句的錘問著趙佶的內心。

“梁師成、童貫、蔡京、朱勔,還有王黼和李彥,這六人可都是你一手提拔起來的。”陳宇舒了口氣,輕聲言語。

忽而語氣加重道:“你不思治國憂民,手下的人自然會投你喜好,蒐集天下藏品書畫、古玩、奇石,巧取豪奪之後再送到你手中。”

“如此短時間還好,時間一長,大宋可還會長久?”

“這,就算如此,也應該,應該是無礙的吧,大宋立國百年,富庶又遠超前朝,朕從子民身上取用一點,真能把他們逼的全部造反不成?”

趙佶是皇帝,一出生就站在山巔,自然看不到山腳下的風景,所有的事情也都是從書本中瞭解的。

他讀過史書,就算是漢唐時期,也不是每個皇帝都是明君。

再者說,自己富有四海,那些節儉的皇帝只是他們窮罷了,大宋一年稅收一億六千萬貫錢,我大宋可是有的是錢的。

聽趙佶如此說,陳宇不由扶額,這趙佶,政治嗅覺可不是一般的差,本以為他當了十多年皇帝,多少有些手段。

可如今看來,果真又是一個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如那南唐後主一般的人物。

嗯,可能也就比阿斗強一點吧。

呃,也不對,若是按照正史,將他和阿斗比,那就是我小瞧阿斗了,穩坐蜀中皇帝三十多年沒被曹魏滅亡,其能力自然也還是不錯的。

二代皇帝中,孫權孫十萬領軍十萬,愣是在逍遙津被張遼八百幷州狼騎大敗,並且被俘虜。

而劉禪居中排程,數十年間雖無大功,卻無大過,只不過被演義黑的有點狠了。

這麼說來,趙佶連阿斗也不如了。

怪不得哲宗朝的宰相章惇,聽到向太后要立趙佶當皇帝時,極力反對,多次上訴無果後,這位錚錚鐵骨的老臣公然說出了那句振聾發聵的話:“端王輕佻,不可君天下。”

也正是如此,趙佶上位後,便將他排擠出了朝廷權力中心之外,不久後便病逝了。

單論富庶程度,有宋一朝確實遠邁漢唐,北宋經歷了一百多年的發展,到趙佶主政前期,這種繁榮更是推上了巔峰,但就算如此,也經不住趙佶這般折騰。

“呵。”陳宇一聲輕嘲:“佶哥兒,你可知漢靈、唐玄?”

“漢靈帝前期,大漢帝國威儀四海,唐玄宗初年也是鑄就了開元盛世。”

“可漢靈帝后期,親佞遠賢,以宦官張讓趙忠為首的十常侍權傾朝野、倒行逆施,最終導致黃巾起義爆發,三十六方人馬揭竿而起。雖然最後被強大的漢王朝所撲滅,但也就此埋下了滅國之災。”

“唐玄宗創就開元盛世之局,也不比今日大宋的繁華差到哪兒去,晚年卻貪享福樂,治政昏庸,最終安史之亂爆發,也為唐朝留下來遺禍。”

趙佶聞此,才知事情的嚴重,他倒不是對外界真的一無所知。

只是覺得每朝每代起義是很正常的事,漢朝起義次數多達41次,唐朝更多,宋朝傳到自己手裡已經歷經大小起義200多次了。

不過這些起義不像張角、黃巢一般幾乎將天下席捲,有宋以來的兩百多次起義,大都是些小起義,兵馬不多,而且一撲就滅,成不了什麼大氣候,他自然也就沒放到心上。

“武侯,事態當真嚴重到了如此地步?大宋的子民也都是這樣看待朕的嗎?”趙佶問道。

他不怕這些佔據一縣一城的小起義,但若是真出了如那張角、黃巢一般的人物,大宋必危,他也必然落得一個亡國之名。

“如今倒還好,百姓只以為官家受了“六賊”矇蔽,若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自帶空間,修仙大佬只會種田

落葉中的塵

科技修仙家族

白髮大將軍

詭異入侵

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