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章 散衙,開封府胥吏,舊山,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宋代將軍政要地和經濟繁華地區建府管理,這其中以東京開封府最為重要,開封府又稱東京城、汴梁城,是北宋時期世界上最為繁華的城市。

衛昶祖籍涇州,據說在那裡最少住了五代,十二歲的時候,全家搬入了北宋的東京城,十九歲那年他投充胥吏,在東京開封府開始了職業生涯,與現代社畜一般無二的按部就班生活。

宋仁宗嘉佑二年,開封府在這一年的三月換了位府尹,他姓包。

其實所謂“府尹”並不是真正以府尹的名義走馬上任,這個官位正式的職位稱呼應該是“權知開封府事”。

因為北宋建國初期開封府尹一直是由皇族擔任,其中還有兩個後來登基稱帝,因此後世為了避諱,後來開封府主官如果資歷較高的也只是比府尹低兩等的“權知開封府事”。

資歷低一些的官員任開封府主官則為更低一等的“權發遣開封府事”,如果新任“權知開封府事”因故未能及時上任,原本的主官又已經離任,那麼朝廷也會派一位“權發遣開封府事”臨時主持政務。

總之無論是“開封府尹”、“權知開封府事”還是“權發遣開封府事”都是開封府主官的稱呼,只不過出現的時間和情況不同。習慣上在日常工作中“權知開封府事”、“權發遣開封府事”都稱之為“府尹”,這也是一種尊重,就如同XX代理市長平時都會被稱為XX市長,不會有哪個人蠢到將那個“代”字說出口。

端午節過去不久的一個平常的早晨,開封府胥吏衛昶交了差後就急匆匆的離開開封府衙朝家趕去。夜班很累人,他要趕緊回家補一覺,免得耽誤下午赴宴。

今天的宴會對於衛昶而言很重要,主家是開封府曾經的孔目官,前天親自來到開封府,當面邀請了多位同僚赴宴,其中就包括了衛昶。

孔目官名為官,實為吏,不過卻是府衙胥吏系統中級別最高的,所以那位薛孔目也算是衛昶的老上級了,這面子得給。話又說回來了,真正的官員又怎麼會請胥吏赴宴,官與吏終究不是同路人。

衛昶著急出門的樣子,惹來門吏馮七郎的一陣嬉笑,問他是不是一夜未歸,想念家裡的嬌妻。衛昶聞言回頭笑著回懟:“我們老夫老妻的有什麼急不可耐的,倒是馮七哥幾天沒去西雞兒巷怕是快相思成疾了吧”

馮七郎聞言臉色突然嚴肅下來,正當衛昶以為自己說了什麼過分的話之時,馮七郎開口道:“別亂說,為兄最近都是去小甜水巷那邊的妓館,你如此亂講別人以為我三心二意的”。

衛昶一臉黑線說了聲“抱歉”,然後頭也不回的走了。

東雞兒巷、西雞兒巷、小甜水巷、院街、南斜街、北斜街、殺豬巷、錄事巷、姜行後巷、桃花洞……都是汴梁城著名的妓館聚集區,衛昶想來想去也搞不懂馮七郎計較這個做什麼。

馮七郎他們從前的正式名稱叫“牌司”,作為牌司成員的馮七以往權利很大,百姓來告狀,所提交訟狀都要牌司負責審閱,訟狀合不合格、能不能收基本都是他們說了算,換句話說百姓手中的案子能不能交到府內主要看牌司官吏的意思。

在這種情況下,行賄與受賄幾乎成了必然,這也造就了牌司官吏超高的灰色收入,所以馮七郎當年在西雞兒巷裡某家妓館消費時慷慨的很,這種情況維持到今年三月。

自從三月份新任府尹走馬上任,經過他老人家仔細研究,發現“牌司”不但造成大量行賄受賄情況,更是使得部分普通百姓有冤無處伸、有狀無處告,於是新任府尹上任第一件大事就是裁撤“牌司”。

開封府衙大門直接面向來往百姓開啟,狀紙可以直接遞到官員眼前,這一舉動引得汴梁城百姓交口稱讚,一些以往因家貧勢弱忍氣吞聲的百姓更是對府尹感恩戴德。

百姓感恩戴德的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網遊之刺靈

輕狂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