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7章 不廢讎親,開封府胥吏,舊山,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書接上文。

“方才,我剛想到你會不會來,抬頭就看到你了,很巧啊!”說著話,衛傑將酒遞了出去。

這次見面,兄弟倆都比上次冷靜許多。

這邊衛仲銘恭恭敬敬接過酒壺,用壺嘴與衛傑的酒壺底輕碰撞了一下,大口喝了起來。而後問道:“兄長,打算帶著孩子和嫂嫂就這樣在東京城中過一輩子嗎?”

報仇的事兒,是多年來兄弟倆矛盾所在,衛仲銘從來沒有說服過衛傑,衛傑也沒能說服衛仲銘。

衛傑聞言反問:“有什麼不好嗎?”

衛仲銘說道:“我們的仇怎麼辦?孩子的未來怎麼辦?”

衛傑道:“該死人的已經死了,我們的仇,佛祖給報了。至於孩子的未來,能安穩快樂度過一生,挺好的。”

這麼多年衛昶從來不知道他的“父親”衛傑是崇信佛教的。不只是衛傑,党項人的高層大多信奉佛教。

党項人最初的信仰很雜,主要崇拜鬼神和一些自然物,尤其是各類巫術十分盛行。當建立起割據政權之後,西夏李氏急需加強管轄區域內統一的宗教信仰,輔助提高統治者的權力。

這種前提下那種原始且低階的信仰顯然無用,而西夏又處於西北佛教盛行之地,因此統治者大力提倡佛教,把自身裝扮成一個擁有最大權威的護法者。以壟斷人民靈魂能否升入極樂世界的無上神權為幌子來麻痺、欺騙、壓榨本就不富裕的百姓。

因為西夏佛教崇拜起步較晚,與相鄰的吐蕃、回鶻、北宋相差太多,所以西夏統治者的步伐很大,也很急。李德明、李元昊兩代都曾經派遣使者前往五臺山禮佛,並從宋朝求取卷帙繁複的大藏經。

西夏建國前後四十年時間中,至少五次向北宋求購佛經。當然富裕又大方的大宋王朝很多時候都是免費贈送,以表示對西夏李氏的優待,呵呵。

書歸正傳。

衛傑的回答衛仲銘很不滿意,但是兄長積威已久,使得他生不出駁斥的心思。只是小心翼翼說道:“兄長就不想讓他們過的好一些?”

衛傑淡淡的說:“什麼算是好?太平度日就很好啦。”

衛仲銘急道:“一旦孩子的身份被發現,東京城中還有你們容身之地嗎?”

這句話不由得讓衛傑雙眼閃過一陣寒芒,轉頭向衛仲銘問道:“你還記得父親的寶劍嗎?”

突如其來的話題,讓衛仲銘有些措手不及,麻木的點點頭說道:“記得,不是被兄長奪回來了嗎?上次還跟我交手來著。”

“我說的是另外半截寶劍,前幾天見到了。它被重新裝嵌劍柄,當做短劍使用。”說著話,衛傑坐下了,飲了口酒。

聽完這句話衛仲銘可坐不下了,問道:“兄長,拿劍的是什麼人?”

衛傑依舊很淡定,說道:“一個少年,髡髮,與衛昶結交,自稱名叫李諒。前些日子還送來許多財帛給衛昶結婚用。”

此言入耳,衛仲銘倒吸一口冷氣,說道:“李諒?難道是西夏國主李諒祚???這個豎子進了東京城???”

此時的衛仲銘不但坐不住了,而且站也站不住了。來回踱步,酒壺險些落地,衛仲銘平穩心緒之後問道:“他是來找衛昶的?兄長可知道他都見過誰?”

“那怎麼會知道,不過我兒曾說過,他們相遇是巧合。而他遇到李諒祚的那天夜裡,樊樓的內西樓開門迎客。

內西樓門內門外站了許多家奴家老,其中一個家老我兒認出是勾當皇城司長官段成義。”聽到兄長的這幾句話,衛仲銘失手捏碎了手中酒壺。

能讓勾當皇城司長官屈身做家老的,大宋只有一個人,這點連李松任毅這種胥吏都想得到,他衛仲銘又怎麼會不明白。

見到碎落一地的酒壺,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網遊之刺靈

輕狂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