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章 不亦說乎,開封府胥吏,舊山,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書接上文。

李諒祚(嵬名諒祚)唯恐趙禎不悅,連忙一通解釋:“伯父不要誤會,小侄只是聽聞耶律洪基極其崇尚伯父的為君之道,所以揣測他會不會也如我一般親臨東京城求教。且宋遼兩國的天子,自貴國真宗皇帝開始,一直有兄弟之稱。耶律洪基比伯父小一輩,所以推斷那個所謂侄子乃是他。”

“我現在,更嫉妒元昊了”,趙禎又給李諒祚(嵬名諒祚)斟酒,那個孩子還是站起來回禮。

“還有一點你沒有說出口吧?你心裡覺得趙家子弟沒有一個可以比得上你,所以朕說如你一樣的侄子,你根本不往大宋宗室中想。”趙禎靜靜的看著這個十歲的孩子,李諒祚(嵬名諒祚)又要起來施禮,趙禎直接伸手攔住了他。

“說點正事,你的所求我已然知曉,我大宋從來不會主動挑起爭鬥,這點你放心。但是如果你國無論誰領兵在邊境上挑釁,大宋軍民施以反擊都是應盡之義,朕身為天子不該阻攔也不會阻攔。”

講到這裡,趙禎吐出一口濁氣,又說道:“至於為君之道嗎?朕的為君之道並不成功,否則你這次來就會乖乖的入皇城覲見了。”

講到此處,趙禎一臉玩味的看著對方道:“你心裡清楚番邦之君入了皇城就形同稱臣,所以無論如何也要與朕在宮外見面,對嗎?”

李諒祚(嵬名諒祚)再次收起稚氣,不卑不亢的回問道:“既然如此,伯父為何沒有強制我入宮覲見,又或者乾脆不見我這個小孩子。此行,伯父實則沒有任何好處啊?”

“強制你入宮,那真就是欺負孩子啦;如果不見,又不是待客之道:至於好處,如果人活於世,任何事情都為了好處去做,久而久之身邊無人會真心相待。”

聽聞此話,李諒祚(嵬名諒祚)誠懇的點了點頭,恭謹的敬了一杯酒說道:“伯父仁義之心,小侄總算略窺一二。”

接下來的酒宴,趙禎以長輩的身份跟李諒祚(嵬名諒祚)聊了一些舊聞,李諒祚(嵬名諒祚)也如同尋常晚輩一般說了些趣事。

直到看到李諒祚(嵬名諒祚)打了幾個哈欠,趙禎才想起對面那個一國之君終究年幼,睡不得太晚。這酒席就此結束,也算是賓主盡歡。

臨別時候趙禎跟李諒祚(嵬名諒祚)說:“想學大宋治國之道,如果你不擔心安危的話,不妨在東京城中走一走、看一看。”

李諒祚(嵬名諒祚)拱手道:“伯父玩笑了,此時與我而言,大宋的東京城可比大白上國的興慶府安全的多”。一老一小笑著作別。

如果此行李諒祚(嵬名諒祚)在大宋東京城裡出了意外,那就是給了沒藏訛龐讓西夏全國同仇敵愾的藉口,對於大宋而言可是大大的糟糕。所以這位小少爺在東京城內的安全是眼下第一等的大事,皇城司受命保護,精銳盡出。

回宮的路上,趙禎眉頭緊皺,幾次嘆氣。

“北邊那個銳意進取,西邊這個少年老成。我得趕緊挑選青年才俊入廟堂,多為子孫留下幾個太平宰相才行啊!否則日後此子揮戈東進,或者那個鐵蹄南下,我子孫怕要吃苦。”

李諒祚(嵬名諒祚)坐在馬車上問身旁心腹高懷正、毛惟昌二人道:“你們說,在這東京城裡轉轉,真能學到大宋治國之道嗎?”

高懷正回道:“陛下,當年景宗皇帝定興慶府為國都時,就已然參考了大宋東京城。此刻再於東京城轉一圈也不會有什麼大用了。”

一旁的毛惟昌卻說道:“陛下,臣聽聞景宗皇帝在世的時候,對於這位趙宋官家的為人,也是頗為敬佩,而當遼國皇帝對於這趙官家更是欽佩。此行他本可以輕鬆強迫您進宮,卻未曾出手,足以說明此君乃真君子。想來不至於欺騙都弄您,也不屑於這麼做。”

“明日你們陪我在東京城裡走上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福貴

九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