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熱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7章 蘇夜寄的信,四合院:神廚,十七熱熱,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蘇夜一番勸說和忽悠後,婁曉娥總算懂得收斂,她生怕胎教不當惹出亂子。每天按時聽留聲機裡的音樂,定時朗誦唐詩宋詞,目的就是想讓孩子多學點東西。

對蘇夜的話,婁曉娥深信不疑,一般他說啥她都信,唯有胎教這事,她半信半疑。

書上說現在還沒成型,只是初期反應。不過既然蘇夜堅持,她也不敢全信書本了。畢竟在她心中,蘇夜是個無所不能的存在。

婁曉娥放鬆下來,蘇夜總算有了休養的機會。他利用這段時間做些美食,補充蛋白質和營養。老話說得好,牛隻會累死,所以這頭牛也該歇歇了。不然,蘇夜真怕哪天像那位大官人一樣突然去世。日子一天天過去,天氣漸冷,許多人家開始生爐取暖。

關老爺子那邊,蘇夜早已安排妥當,叮囑薛紅梅多燒火,別讓老爺子受凍。婁父婁母常來看望婁曉娥,每次都帶來老母雞、笨雞蛋和魚肉,生怕蘇夜捨不得買。在他們印象中,蘇夜只是個領死工資的工人,每月工資不足一百元。這點錢在婁家看來微不足道。蘇夜不反駁,笑著收下,客氣反而讓人尷尬。

這樣挺好,彼此常走動,不遠也不膩,見面還有話題,免得天天在一起產生矛盾。每次過來,他們都會待上大半天,吃過午飯和晚飯才坐車回別墅。這讓四合院附近的孩子和大人們看夠了大屁股吉普。現在大家都不稀奇了,看多了也就那樣。每次汽車響,大家都知道蘇夜的岳父母來看懷孕的女兒。

那些和蘇夜年齡相仿的年輕人,心裡暗暗發誓要找個比蘇夜岳父更厲害的。但整個四九城,未必能找到婁家這樣的。也沒哪個年輕人能和蘇夜相比,所以他們也只是想想,做做白日夢罷了。

轉眼進入一月,大學放寒假了,但冉秋葉遲遲未歸。蘇夜寄的信,她是否收到也不清楚,至今沒有迴音。電話更不用想了,總共通了兩次,還是冉秋葉在魯省工業大學時,剛去那兒想家,找機會和蘇夜通了兩次話。

後來就沒再通電話,只保持每月一封信的聯絡。可如今快兩個月了,冉秋葉人沒回來,信一封沒寫。

這讓蘇夜開始擔心起來:“這臭丫頭,不會真跑香港去了吧?我知道從五七年就開始有人偷渡過去不回來了。她不會被騙過去了吧!

傻丫頭,你可別過去啊,不然我找到你都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

這一天,蘇夜坐在食堂裡,閒下來想起冉秋葉,不禁擔憂。自從婁曉娥懷孕,蘇夜每天想的都是這件事,只有閒暇時才會偶爾想起那個傻丫頭。

這不是蘇夜不在乎冉秋葉,而是她離開太久,她的身影在他心中出現的次數少了,容易被習慣性忽略。如果像以前那樣圖書館天天見面,晚上送她回家,蘇夜絕不會輕易忽視她。

現在想到冉秋葉在羊城,他真的很不放心。他納悶,一個大一學生跟著老師去做什麼調研專案?而且羊城離香港太近,對比羊城的貧困和香港的繁華,人都渴望美好,很多人因此冒險逃向香港。

當初在羊城打零工可能只有七毛,但在香港可能就是七十港幣。六十年代,一百港幣相當於一百二十元人民幣,報酬差距上百倍,導致逃往香港屢禁不止。

在逃港者心中,內地是窮鄉僻壤,香港是天堂,遍地黃金。加上當時香港政策寬鬆,逃港後拖家帶口聯絡親戚,花點小錢就能拿到身份證明,在空地上搭建破屋,漸漸形成貧民窟。

從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逃港人數總計約五十六萬五千多人。這麼多人逃港,原因多樣,主要是因為太窮。都想過上好日子,所以追逐財富之地。但逃到那裡就一定能發財嗎?蘇夜只想冷笑。

去看看那裡的貧民窟就知道,發財只是少數人的事。沒有實力和運氣,在香港只能做底層人。

“傻丫頭,你聽我的,乖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福貴

九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