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夢恍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0章 遷都之議(二),穿越之偷天換日,一夢恍惚,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然楊大人可知此一時彼一時,及至當今皇上登基坐朝,今天下大勢正日趨朝三足鼎立趨勢發展。
昔日天下強國者只有大宋與遼,仁宗皇帝時,雖西北崛起夏國,國人稱之為西夏,然西夏偏西北一隅,勉強算一方強霸,若論可以馳騁縱橫天下者,依然還實力不足以馳騁天下,只有大宋與契丹遼國可以縱橫天下。
然當今天下,大宋、遼、金正呈三足鼎立趨勢。金決不同於夏,夏人居於乾涸的沙漠戈壁之中,只有少量的水草豐盛之地,國人以遊牧為業為營生,國人雖驍勇剽悍,然居風沙之地,地乏物貧,營生單一,其國不會翻起什麼浪花。
金人則不同,金人居住於白山黑水間,有山有水,地肥物豐,金人營生有以捕魚為業,有以放牧為業,有以耕種為業,且金人源出唐時靺鞨,自唐以來,就擅冶鐵鍛造,其地又自可產馬,此等族群一旦崛起為國家,有雄才明主賢能之人善於治理,假以時日,很快就能崛起天下為強國。
我朝自徽宗皇帝以來,確立聯金抗遼,皇上誓要收回幽雲十六州,以完成歷代先皇先帝們統一大業的夙願,以成萬世之偉業。
如此以來,不難推斷,將來必有一場大仗要打,仗一開打,天下形勢勢必大變。
賴某人依此推斷,將來兵戈之事一旦開啟,無論我大宋能否滅遼,收復幽雲十六州,後續都會面臨一系列兵戈之事。
聯金滅遼,結局只有兩種,一種是不能成功滅遼,一種是能成功滅遼。
倘若是第一種,不能成功滅遼,又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大宋未能滅遼,但收復了幽雲十六州,一種是大宋未能滅遼,但也未能成功收復幽雲十六州。
且不說契丹遼人也如大宋一樣,我大宋視幽雲十六州為國家阻擋外族的戰略咽喉要地,契丹遼人又何嘗也不是同樣認為,有幽雲諸州之地拱衛遼土,是抵禦漢人最重要的屏障,進可攻退可守……。
滅遼不成功,不能將遼一擊而滅,不管大宋是收復了幽雲十六州也好,還是未收復也罷,楊大人可曾想過,以遼人彪悍好鬥不服輸民風,賴某認為遼人旦有一息尚存,從此定會與大宋誓不罷休,血戰血償,從此以傾國之力,與大宋血戰到除非沒有任何再戰的能力。
若是第二種情形,成功滅遼,其實放眼長遠,成功滅遼後,天下由三分變為二分,就算我大宋收回幽雲十六州,從此徹底解除北方隱患,但是楊大人別忘了,天下形勢都是因時而變,那時成功滅遼,我大宋的實力增長,但金人的實力也在火速增長……。
大宋等於是雖滅掉了遼,天下間也興起了一個強國金……。
一旦如此,金人新崛起國家,兵鋒正盛,其吞併四海之心只怕只會比先前的遼人更盛不會更弱,如此以來,大宋與金就算一時能風平浪靜、兩國好和,但終究會有爭雄天下之戰。
既然如此,不管處於何種情形,將來大宋都避免不了與蠻虜之族有爭鋒天下之戰,而我大宋此前定都於汴京,和平年代,無有刀兵之戰,自是看不出有何不妥與危險……。
可是一旦有刀兵之戰,汴京一馬平川,唯有黃河一道之險可據,除此之外,別無一處天險,無上關上險可倚,如此以來,大宋豈不危哉!別忘了五代晉時,遼太祖滅晉之事!
前車之鑑,後事之師!這正是賴某上奏摺,力諫遷都的真正原因。
所謂根據根據天象地理之說,天星不照汴京分野,汴京燥土枯索,王氣日益枯竭,不過是賴某身為欽天監,必須要仰觀天星俯察地理,根據古人所載,對應的情況,將會有如何世象,如實向朝廷上報。
真正讓賴某下決心上奏朝廷遷都的,則是前者,大宋不遷都,將來天下若是由盛世太平轉變為刀兵四起,汴京作為一馬平川無險可守之地,若有大戰,稍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