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叢中一回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4章 教師歸附,頭領歸來,奪宋:水滸也稱王,萬人叢中一回首,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欒廷玉抬起頭來,苦笑著說:“小人亦有參加武舉的心思,軍師既是武狀元,必然清楚其中內情。”

“王寨主也說了,小人幾年前傷了人,流落江湖,卻被那家聯合官府,將家財賠盡,老父也被氣死。俺聽聞師弟做了一州的兵馬提轄,有心去試那武舉,也得些權,才好對付那仇家!”

“但武舉參試,先去本州審驗,需身世清白方可初選。小人既已受大赦,本是個清白的人,卻被官吏為難,索要賄賂,小人家財全無,如何送他錢財?故而初選就被洗刷下來!”

他長嘆一聲,說:“小人如何不知道祝家父子的惡行?只是祝朝奉聽聞了小人的名聲,幾次來邀,送厚禮、給高酬,俺又沒有其他生計,只得暫來祝家莊當個教師,滿心以為,若小人能悉心教導,三個徒弟總能回心轉意的。”

他便不再說話,只低著頭。

許貫忠也嘆了口氣,本朝重文抑武,武舉進士被朝野輕視,所授官階低微,故而每科參加武舉的人,也不過幾十個,錄取的進士,就排到了個位數。

許多受到讀書人侮辱的武舉人,都憤而去讀四書五經,寧肯埋首紙堆、皓首窮經,哪怕做個秀才,都好過一個武進士。

所以大宋朝民間,勸人去考武舉,就頗顯得惡毒和輕視對方了,但對於底層百姓而言,這好歹也算是一條上階的出路。

王倫便說:“人生在世,誰敢說就能一直走正路呢?教師有如此想法,便是迷途知返。前事既往,就要向後看!教師若無個去處,不如就山寨入夥,同心協力,也做出一番大事來,不枉此生!”

欒廷玉嘆息良久,只覺得畢竟受祝氏父子的恩情,現在若就此搖頭換面,轉換門庭,去投靠梁山,心裡又過不去這一道坎。

許貫忠看他猶豫,便在一旁幫著腔:“教師可以慢慢思考,若實在不情願,我山寨就此將教師放下山,並不阻攔你的前程。”

在祝家莊審問一干俘虜、又公審祝彪時,莊上的百姓,都不曾指認欒廷玉作惡,況且欒廷玉手中又沒有梁山人命,將他放走,也是給梁山搏一項好名聲了。

欒廷玉又苦笑了一番,猶豫、掙扎了許久,心道我也細心教導了祝家三子,該勸阻的都勸了,上陣廝殺也做了,也做到了一個教師該盡的責任。

祝龍夜襲梁山的車隊,劫殺了二三十名梁山的人,現如今落得闔家死難,人命相抵,也算是了了這一檔江湖恩怨。

他最終仰天長嘆,離席跪倒,說:“寨主與軍師溫言相勸,俺也不是那不識好歹的,情願入夥,為山寨效力!”

他如今有家難回,祝氏又破了家,天下之大,他欒廷玉還能去那裡容身呢?畢竟蹉跎半生,在梁山也好過就此流浪江湖。

他那裡剛動時,守在門口的焦挺也跟著一動,看到欒廷玉情願入夥,焦挺這才放下心來。

王倫與許貫忠便將欒廷玉攙扶起來,王倫說:“教師請起!林教頭那裡,兼任著新兵營,教師便先去那裡,將這新兵訓練的職務擔起來!”

欒廷玉不熟悉梁山軍務,自知自己一個被俘新降的人,哪裡可能當即就去領兵,又有什麼資格挑挑揀揀,便說:“謹遵寨主吩咐!”

王倫便笑著說:“教師既已入夥,且稍等一日,明日有幾位頭領從河東趕來,正好一併接風洗塵,就此坐一把交椅!”

……

王倫說的,正是留在抱犢山的卞祥、文仲容、崔野三個頭領,以及辦事歸來的馬靈。

卞祥本來能夠早數日返回梁山的,但許貫忠說了皇甫端的去處,王倫就派人千里趕去,教卞祥先將皇甫端尋著,有許貫忠的書信,這位“紫髯伯”想來是願意走一遭的。

故而卞祥那裡,就出發得晚了半個月。

這一次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諸天開啟無數金手指

兩顆小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