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叢中一回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6章 奪下南寨,奪宋:水滸也稱王,萬人叢中一回首,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曾頭市這裡,能聚起莊丁五六千人,放在河北東路諸州縣,倒的確可以算得上一股大勢力了。

大宋朝制度,軍隊構成主要分禁軍、廂軍和鄉兵,此外還有蕃兵、土兵和弓手。

禁軍、廂軍自不用多說,蕃兵即朝廷選用西北、北方邊境內附的少數民族,組成的武裝組織,可以視為需要接受大宋朝調令的半僱傭兵團體性質。

土兵是由朝廷分派各地的巡檢統領,弓手則是由各縣尉統領,都屬於地方治安部隊,所謂“弓手為縣之巡徼,土兵為鄉之控扼”,簡單來說,弓手駐縣城,土兵分駐各鄉,比如在青州清風寨任副知寨的花榮,就隸屬於土兵體系。

而鄉兵則是大宋朝軍隊構成中第三股較大的組成部分,其成員都是來自各鄉村寨,不須隸入兵籍,糧餉器械均由各鄉自備,不脫產,農閒時參加軍事訓練,農忙時仍舊務農。

後來王安石推行“保甲法”,又規定鄉村民戶十家為一保,家中有兩個男丁以上者,則抽一人為保丁,由本處的保長、保正負責集中在一處進行軍事訓練。

也就是說,王安石延續了大宋朝的一貫制度,仍舊將鄉兵的選拔、練兵、指揮統領權,下放到了民間。

故而保甲法之後,大宋朝的鄉兵就飛速發展了起來,只是國家不硬性規定編制,又互不統屬,故而相當雜亂,但多數鄉兵都有名無實,許多鄉村為應付上官檢查,就以年老體衰者充名應付。

因此曾頭市的莊丁保丁,就屬於鄉兵,本就是為了守衛鄉土、防備盜賊而建立的。

曾魁為什麼要拼死斷後,要將殘存的莊丁撤回南寨,就是因為他很清楚,若自己獨自逃回,卻將帶出來的莊丁都陷在敵陣中,南寨也是守不住的。

但若是能將幾百名殘存莊丁安全送回去,這些莊丁都經過了軍事訓練,帶領一夥助陣的莊人,只要支撐最多一個時辰,曾頭市那裡的援軍必然趕來。

可惜他終究還是低估了梁山的實力,被虎蹲炮連續轟了四五輪,莊丁們後撤途中仍舊遭到不斷地轟擊,又被郝思文“不講武德”領騎兵攔住衝殺了一番,頓時潰散了。

然看著梁山將本寨出戰的殘存莊丁到處驅趕,那支步兵又抬了火器依次擺放在寨前,將炮口對準了寨牆,守衛的莊丁和鄉人,都戰戰兢兢起來,不知是哪個膽小的發一聲喊,丟下武器就朝寨牆下面逃去,於是引發了大混亂。

凌振搖搖頭,對林沖說:“這南寨也不難打!”虎蹲炮自然是沒法用來攻城的,畢竟仰射角度只能做一些細微的調整,威力還不足以轟開寨門,轟塌寨牆,但用來嚇唬一下第一次見識到火炮的人,已經足夠了。

那邊武松、董澄、沈驥等頭領,已經帶領著步兵護衛著火炮手,做好了應對寨牆箭矢的準備,卻看到寨牆那裡自己先亂了起來,董澄大喜,便大喊:“快,將長梯抬來!”

梁山少有攀登城牆的攻城戰,要麼是野戰殲敵,要麼是裡應外合,故而董澄難得見到防守一方自亂,就提了腰刀和盾牌,領著一隊步兵,扛著長梯直衝到寨牆前。

這南寨外還挖了一圈壕溝,於是董澄指揮著以長梯架設其上,再以長梯靠在南寨的土牆上,他提著盾,咬著刀,第一個爬上了寨牆。

寨牆上逃走的莊丁已經去了多半,還有些不知所措,立在那裡胡亂揮舞著武器,董澄砍翻了一個莊丁,又用盾牌將另一個莊丁擊暈,身後就陸續跳上來許多士卒。

他一馬當先,殺到下牆的樓梯處,跳將下來,大喝:“梁山好漢已破南寨!”聚了三五個親衛,就先去將寨門開啟。

南寨北面,就是一條小河,有一座石橋連線兩岸。史文恭與曾塗等,總算是說動了曾弄,要將南寨莊丁召回,卻聽到火炮轟鳴,急令人察看時,才知道梁山前軍先鋒已抵達南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諸天開啟無數金手指

兩顆小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