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叢中一回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5章 疲兵與夜襲,奪宋:水滸也稱王,萬人叢中一回首,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高俅不曉軍事,但也不完全是個不知兵的人,他以蹴鞠為晉身手段,做到了殿前司都指揮使的高位,就是耳濡目染,對軍事也多多少少有了些瞭解。

況且殿前司裡,自然有通曉軍事的官員,故而高俅要求呼延灼三將領兵八千征剿梁山,倒也不是胡亂想出個兵力數目來的。

按照大宋朝的制度,樞密院掌兵籍、虎符,即朝廷軍官的升遷、調動、各州縣駐軍的調動,都必須經由樞密院下令。

而殿前司、侍衛馬軍司、侍衛步軍司合稱“三衙”,負責統領全國的禁軍、廂軍,即某支軍隊的駐地一旦確定,就由三衙指派軍官將領統管,不經樞密院的許可,是不得隨意離開駐地範圍的。

若遇戰事,則皇帝下詔,樞密院出令,三衙接令,調動軍隊,並由朝廷指定一位帥臣負責臨戰指揮。

這樣本朝的軍權就三分,文官體系的樞密院掌調兵權,武將體系的三衙掌統兵權,作戰指揮權則歸帥臣,且主要以文官為主將。

這一次征剿梁山泊,由於是剿匪,而且還是跨路調兵,兼之皇帝許可,故而呼延灼難得地得到了作戰指揮權。

只是京東路的官員和高俅那裡的情報有誤,只以為梁山泊這裡聚著五六千強徒,使呼延灼三將領兵八千,以往常朝廷剿匪的經驗,這兵力是足夠的了。

但實際上高俅的話裡還有另外一層意思:我知道天下領兵的將領,各州的軍官,甚至東京城的禁軍將領,就沒有一個是不吃空餉的,姑且按照五分之一的空餉計,你們三個最好把本州的兵馬全部都帶出來!

可惜他遇到了大宋朝少有的不怎麼吃空餉的一些軍官中的三人,又都是粗豪的性子,竟沒有聽出高俅話裡有話,只老老實實按照要求,各自分配了具體帶出的兵力,又留了部分士卒在營中看守。

按照本朝軍制,呼延灼領兵八千,其中如輔兵、輜重兵、後勤兵、炊事兵等非戰鬥人員,比例在五分之一左右,但呼延灼畢竟帶來了汝州的重灌騎兵,故而這個比例就提到三分之一。

除此之外,高俅還徵發了隨軍民夫六千人,這主要是因為從東京到鄆、濟州這裡,路途不算遠,交通較為便利,道路也好走,實際上大軍出征,後方運送糧草物資的民夫,一般在出戰軍隊人數的兩倍以上。

故而呼延灼實際上領著戰兵五千餘,非戰兵近三千,又有民夫六千人,以韓滔為先鋒,前後分為三部,向梁山這裡殺奔而來。

韓滔是三人中,最有剿匪經驗的一個,一路廣派斥候,先行奔去,準備打梁山一個措手不及。

他的任務就是先行推進到梁山泊十里左右,尋一處能容納萬餘人安營的地方,並與本地官員取得聯絡。

故而在距離梁山泊西面方向大約三四十里處,韓滔便停下休整了一番,然後下令全軍疾行,前方斥候將搜尋範圍擴大到五里開外。

他這一路行來,一直行進到距離梁山泊十餘里附近,找到了一塊空曠的地方,便開始紮下營寨,只覺得梁山泊與他往日剿滅的那些土匪,並無任何區別。

到了下午近黃昏時,呼延灼與彭玘領兵陸續趕至,三將合兵一處,便打算休息一晚上,次日再發兵往攻。

亥時方過,呼延灼領著親衛巡營完畢,這才返回帳內,剛解衣臥下,就聽見營寨外鑼鼓喧天,四面響起了喊殺聲,他一躍而起,提著刀,便衝出了帳篷。

各處軍官陸續來報,並無賊人衝營,只在營外鼓譟,呼延灼便說:“這是那班水寇的疲兵之計,堅守營寨,勿要叫賊人尋到空處!”

果然與他猜測的一樣,見官兵營寨不亂,那鑼鼓、喊殺聲持續了一刻鐘左右,就頓時寂靜了下來。

呼延灼又巡視了一番,回到帳內,和衣而臥,等了半個多時辰,便先困了,哪知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諸天開啟無數金手指

兩顆小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