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三十一章 奇正,大明新命記,哼哈大王,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是,這就接旨,這就接旨,只不過——”
“呵呵,鄭親王可是擔心接下來的戰事麼?你放心,我多爾袞是何等樣人,豈會因為區區一個大將軍的歸屬,而撂挑子不管這一悠關我大清國運的大事?”
濟爾哈朗猶豫不決的神情與表現,多爾袞當然看得一清二楚,知道濟爾哈朗是在擔心自己經受了黃臺吉這種一拉一打的手段之後,擔心在即將到來的戰爭中自己不配合,消極怠工。
同時,多爾袞也知道,濟爾哈朗如此表現,其實也是想當著黃臺吉派來的傳旨大臣的面兒,等著自己親自表態支援他。
因為如果自己不支援他,濟爾哈朗就不可能得到兩白旗的支援,那麼接下來的仗,也就沒法打。
果然,濟爾哈朗等的正是多爾袞的這個表態,所以多爾袞話音剛落,濟爾哈朗立刻就接過話頭說道:
“有了睿王這句話,本王尚有什麼說的呢,也只能硬著頭皮接下這個重擔了!”
濟爾哈朗雖說自己是硬著頭皮接下的這個重擔,但是他的神情出賣了他,當他說出這個話的時候面帶微笑,並沒有什麼迫不得已肩負重擔的樣子。
卻說濟爾哈朗從多爾袞那裡得到了會顧全大局的承諾以後,立刻衝著剛林手上的旨意叩了首,然後接了過來。
從這一刻起,濟爾哈朗就成了滿韃大清國新晉的定海大將軍,成了遼東南海州、蓋州以及鎮江堡一帶所有滿韃子軍隊的最高軍事指揮官了。
事實上,早在三月裡黃臺吉下旨將多爾袞兄弟倆人的爵位降為多羅郡王的時候,身為和碩親王的濟爾哈朗,就已經是這一帶地位最高的王爺了。
眼下,無法親征的黃臺吉將他封為定海大將軍,之所以在盛京的朝堂上和八旗的其他上層人物之中沒有遭到反對,原因也在這裡。
再加上金海鎮水師突襲遼河口,焚掠田莊臺的事情,又是不爭的事實,所以上上下下,裡裡外外,對於黃臺吉的這次換帥之舉,並不怎麼意外。
包括多爾袞本人,早一步得知黃臺吉決意也免掉自己的奉命大將軍職務時,也只是長嘆了一口氣而已。
對此,就連一貫脾氣急躁的武英郡王阿濟格,在聽了剛林接連宣讀的兩道旨意之後,也十分難得地保持了沉默。
多爾袞與阿濟格也知道,黃臺吉這麼做,是不想讓他們兄弟倆在接下來的大戰中大出風頭。
因為根據他們之前的謀劃,接下來他們剿滅金海鎮的大戰,贏面將會非常之大。
特別是,如果用好了朝人的兵船,那麼在大清兵水陸並進前後夾擊之下,一舉殲滅金海鎮的主力人馬,將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奈何身在軍前的多爾袞與阿濟格等人是這樣看的,而身在盛京城內的黃臺吉,也是這樣看的。
既然如此,那麼黃臺吉自然就不能讓多爾袞再憑藉此戰大出風頭,重新建立起蓋過黃臺吉本人的威望來。
巧合的是,楊振派了呂品奇領著金海北路水師人馬走海路出擊敵後,正好給了黃臺吉一個完美的藉口。
突襲遼河口炮臺也好,再次焚掠田莊臺也好,其實給滿韃子造成的損失並不大。
遼河口東岸的炮臺上又沒有什麼重炮,只不過駐紮了一個牛錄的鑲白旗漢軍老弱,在那裡瞭望守衛而已,能有多大的損失?
包括再次被焚掠了一遍的田莊臺,也大體如此。
當初仇氏率部眾,跟著楊振逃離了田莊臺之後,黃臺吉認為那裡地位重要,兼且土地肥沃,棄之可惜,於是隨手安派了幾個牛錄的八旗蒙古部眾以及部分朝人包衣前往駐紮。
而這些被遷移來的八旗蒙古部眾,入駐田莊臺一帶之後,他們所做的主要事情,也不過就是墾荒屯田而已。
就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