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柱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章 冶煉青銅造車制犁,商末三國志,小柱哥,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擴兄,你以前在朝歌城使用的青銅器鑄造之法都有哪些?”在去青銅冶煉基地的路上,姜林向紅石擴請教道。

“主要是範鑄法、失蠟法和分鑄法。範鑄法先以泥制模,雕塑各種圖案、銘文,陰乾後再經燒製,使其成為母模,然後再以母模製泥範,同樣陰乾燒製成陶範,熔化青銅,將青銅液澆注入陶範範腔裡成器,脫範後再經清理、打磨加工後即為青銅成品。”

“失蠟法是用蜂蠟做成鑄件的模型,再用陶土填充泥芯和敷成外範。加熱烘烤後,蠟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個泥範變成空殼,再往內澆灌青銅液,便鑄成器物,器物可以玲瓏剔透,有鏤空的效果。可鑄內部比較複雜的器物。”

“器形過大或形狀過於複雜,需要將整個器物分為數件分別翻範澆鑄,最後拼接成一個整體,這種鑄造方法稱為分鑄法。”

紅石擴不假思索地對姜林說道。姜林聽著,默默地和自己以前上學時學的知識進行了對比,發現竟然絲毫不差。暗暗讚歎這紅石擴果然是青銅器鑄造的行家裡手。

“那青銅器的鑄造高手是否也是制範的高手呢?”姜林又問道。

“是的。這青銅器的製作之法其實已經發展了幾百年了,只是技術控制在貴族的手裡,平民百姓是接觸不到這些技術的,並且平民使用青銅器,有僭越之罪。如果不是首領對二位王……郊和洪兄弟有如此親密無間的情誼,知道首領斷然不會害他們,小人也不敢如此大膽在這裡謀劃這冶煉青銅之事。”

“這青銅製造之法其中最關鍵的便是這錫、鉛、銅三者之間的配比,此乃重中之重的秘技。其次便是這陶範的製作之法,根據器型大小、厚度、構造來確定陶範的製作之法。這樣的技術需要幾代人慢慢地積累,再口口相傳下來。直至現在,這兩種技術一般都是掌握在很少人的手裡。小人不材,便是從父輩那裡習得這兩種技術。”

“以前的技術大多是錫與銅或者鉛與銅互相搭配,後來小人的祖上發現錫、鉛、銅同時搭配會產生更好的效果。當這青銅中錫、鉛、銅的比例達到一個特殊的配比後,青銅的堅硬程度和韌性較之以前的技術會好很多。所以之前首領所說只發現了錫和銅礦,小人後來便在四處探察了一番,那錫礦附近還有一處儲量很少的鉛礦。但是由於鉛的使用量很少,足夠前期的使用。”紅石擴平靜地說道。

“你是說,最好的青銅?”姜林回味著紅石擴的話,激動地問道。

“可以這麼說。我父生時一直在研究不同的配比,目前沒有再發現最好的配比。所以傳給我的已經是最好的。”紅石擴回答道。

“好!擴,你家家傳冶煉技術,可還記得我那刀……”

“小人當然記得。只是不敢冒犯首領。小人一直想研究那神刀到底是什麼材料,可以那麼輕易地砍斷王……郊兄弟的青銅刀。”

“噌……”姜林從腿邊抽出軍刀,將刀柄遞給了紅石擴。紅石擴看著伸過來的刀柄,雙手激動地在身上蹭了蹭,然後小心翼翼地接了過來。

“其實沒有什麼神刀不神刀的,就是材料不一樣。並且我知道這種原料在晉陽鎮的西邊就有。只是這時沒有人會冶煉這東西。我可以將方法教給你,等這處冶煉青銅的事情步入正軌,我希望你將你的青銅冶煉技術傳給可靠之人,然後去晉陽鎮的西邊,去冶煉可以打造這神刀的材料。不知道你願意不願意?那種材料才是以後最需要的。這青銅前期除了一些工具和民用品外,便沒有其他的用處了。而那西邊的東西,以後可以造工具、兵器、甚至連建房子也用得上。你考慮考慮!”說著,姜林便自顧自地朝前走,留下了紅石擴在原地發呆。

待姜林走出去幾十米,才回過神來的紅石擴又摸了摸手上的軍刀,用拇指在刀刃上感受了刀鋒的鋒利,快速追上姜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快穿】正在攻略中

野絮亂漸

讓你學女生唱歌,沒讓你閹了自己

張望的過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