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柱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章 總結生產首領憂傷,商末三國志,小柱哥,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一整天的時間,姜林都坐在汾水邊,肝腸寸斷。

一轉眼的功夫,時間又過去二十天。這二十天裡,各生產隊除了不停地喊缺人之外,其他事項均漸入佳境。

過去的二十天,姜林終於完成了訓練手冊的編制。每五天完成一個章節的試練,目前巡邏隊伍已經完成了四個章節的訓練。這幾日十五個人的隊伍在訓練夜間的隱蔽、潛伏、偵察、暗殺等科目,已經漸漸有了後世特戰隊伍的感覺。

按照姜林的要求,巡邏隊的人員每日三餐,有葷有素,尤其是要有動物的肝臟。沒辦法,這個時代的人夜盲症太多了,這批隊員姜林是按照後世的偵察兵、特種兵的標準訓練的,對夜間的視力要求尤其看重。好在這些人本身身體素質都很好,連續補充十幾天動物肝臟之後,所有人都能在夜間充分地將姜林提供的訓練方法的巨大優勢發揮出來。

依照姜林手頭軍刀的樣式,青銅場鑄造了十五把鋒利的青銅匕首,紅石擴又依照自己以前在朝歌城中鑄造青銅佩劍的記憶為巡邏隊鑄造了十五把青銅佩劍,這便是目前所有的制式裝備。效果如何尚未得到檢驗,但身配長短兩把青銅兵刃的巡邏隊伍確實具有震懾力,當這支隊伍排著整齊的隊形、邁著一致的步伐巡視在晉陽鎮中以及各個生產場所時,將一些平時刁鑽之人唬得服服帖帖。

以制定陶管尺寸為契機,姜林統一了整個晉陽鎮的度量衡。長度方面,此前已經制過一米長的銅絲作為參考。為了制定標準,姜林特意花了一天的時間雕刻了一條一米長的木條,又在木條上一點一點地將一米長十等分,再將每一分米十等分。將精度精確到了厘米。最後根據自己後世的身高,確定相差只有不到一毫米的樣子。可以說這把木尺已經相當準確。將刻度、數字刻深後,交紅石擴鑄造成青銅尺分發給各個生產隊。

重量方面,用五百毫升空的礦泉水瓶裝滿水後,正好是一斤,這是有嚴重強迫症的姜林後世反覆確認過的。因為此前一直懷疑那一瓶礦泉水不夠五百毫升,做過試驗後果然驗證了自己的懷疑,為此和孫大江打賭還贏了一頓酒。

根據這一斤的參照物,姜林讓紅石擴鑄造了一斤、一公斤、五公斤、十公斤的青銅砝碼作為基準參照物。根據後世所見,制了一把量程為一百斤的桿秤。經過反覆驗證,一百斤誤差控制在半斤內。可以說精度已經相當準確。叮囑工匠們按照自己教授的方法再多製造幾把桿秤後,姜林便撒手不管。

這些時日,紅石郊將所有能想到字已經全部寫完了,姜林也將對應的簡體字一一列了出來。按照紅石郊的授課進度,在年底之前就會將所有已經羅列的簡體字和加減乘除法全部教授完畢。沒辦法啊,隨著攤子越鋪越大,各個生產隊都需要文員來記賬了,只能用速成班的方式將文字和算術加緊教授。雖然不是所有少年學員都能跟上紅石郊的授課進度,但有那麼十幾個好苗子已經從一眾人中漸漸地顯露出來,這些都將是未來重點培養的物件。其中就有姜林的隨身侍從黑石平。現在,姜林已經很少動筆寫東西,大多數時候都是姜林口述,黑石平負責記錄。

一些紅石郊沒想到、沒學過或者沒遇到過的字,而姜林口述時遇到的字,姜林書寫出來之後,黑石平都仔細的摘錄下來,補充到紅石郊的授課中去。漸漸地,晉陽鎮的文字型系已經非常成熟。

各個生產隊方面,青銅場已經開始源源不斷地往鎮內倉庫輸送各種工具、青銅釘,還按姜林畫的樣式製出了青銅鍬,並且配合其他生產隊的需求鑄造一些關鍵部位的配件。紅石擴已經多次找姜林商談,想盡快去西山著手籌建冶鐵場,想早點看到那傳說中的能製造神器的東西,姜林也將此事提上了日程,奈何人手不足,黑石工、紅石魁二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福貴

九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