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風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章 大利器,大明邊軍,沐風葉,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二招呼人將投石車推出來,然後浩浩蕩蕩的一群人朝著堡口走去,沒什麼地方比朱威射中麋鹿的那個樹林旁邊更適合了,聽堡裡上了年紀的人說,這個樹林以前距煥土堡不過百米,可是亂砍濫伐,離得近的,都變成房梁柴火了…
投石車高一人左右,聽朱二說可以做不同尺寸的,不同尺寸的投石距離也會不同,當然了大明叫這種東西是投石車,而在大元的時候,它有一個令宋兵聞風喪膽的名字“回回炮”。
“回回炮”,又名西域炮,巨石炮,襄陽炮。是一種加了槓桿配重原理的拋石機,用於戰爭攻守的武器。這種拋石機不過是在古代拋石機的基礎上改良、改進、創新得更加先進、威力更加巨大。大元當時改良了投石機後變成了回回炮,要是沒有這回回炮還真不一定能夠佔領整個中原…
自然了,回回炮要比傳統投石機複雜一些,需要的時間和心力肯定更多,但是有一個好處,就是回回炮的安裝拆卸簡單,以後在野外只需要拿著這些關鍵核心部件就能就地取材,這一點讓朱威很滿意,想到了迫擊炮,輕便的重火器必定在戰場上大放光彩。
明朝已經有了製作精良的火炮,有些火炮清末還在使用,缺點就是笨重,一個火炮少說數百斤,在野外行進太過困難,古代不像現代都是硬化道路,野外都是土路,這麼重的東西陷進土中可是很難弄上來的,史書記載,正德年間給遼東運送火炮,不到五百公里的距離,用了一年…
“大伯,這個投石車能投多遠?”
“這個投石車太小了,只不過是我們實驗用的,只有一石的力,震天雷又重,投不了多遠,七八十步還是可以的。”
七八十步還算不錯了,畢竟這震天雷是範圍傷害,不需要太多準頭,而韃靼騎兵射箭殺傷距離也差不多是這個距離,如此的話,在烽燧三樓烽火臺上架上這麼一圈投石車,就能有效壓制韃靼騎兵。
安全起見,朱威讓朱二派人往前搜尋了一段距離,待確定安全後,才準備試射。
準備妥當後,朱二突然對朱威說道:“小威,先找兩塊石頭試試吧,這震天雷這樣試,太浪費了。”
朱威想想也是,雖然震天雷造價便宜,不過能不浪費還是不浪費的好,轉身去找石頭,寧夏這時可不是到處戈壁,石頭什麼的並不是很多,不過還好這地方在賀蘭山脈餘脈上,倒是能找到一些。
不一會兒朱威抱著三塊大小不同石頭回來,一塊差不多五斤,另外兩塊分別是八斤左右和十三四斤左右,朱威想試試不同重量的石頭這投石車能夠射多遠,畢竟以現在的技術水平,哪裡比的上現代有那麼精確的模具,這會兒啊不同人做的東西尺寸都是不一樣的…
而朱二也和另外兩個人抬來一塊百斤左右的石頭。
朱威回來看到這一幕驚呆了:“大伯,這麼大的石頭也能投出去?”
朱二幾人先將石頭放下才說道:“什麼啊,這是配重的,其實不需要這麼重,這麼小的投石車差不多五十斤就行了,不過找不到合適的,將就用著吧。”
而後又和朱威解釋了一下投石車原理,投石車機架兩支柱間有固定橫軸,上有與軸垂直的槓桿,可繞軸自由轉動。槓桿短臂上固定一個重物,長臂末端有繩索固定的彈袋(類似投石帶的套子)用於裝彈。發射時,用絞車把長臂向後拉至幾乎水平,突然放開,石袋即迅速升起。當短臂重錘完全落下時,投射物從彈袋中沿著差不多四十五度的角度飛出,這個角度可以微微調整。
“準備,都閃遠點,側邊也走開…”
朱二準備好以後大吼,投石車沒什麼瞄準設施的,發射後能不能打到預定目標,全憑經驗和運氣…
“嘿呀…嘿呀…好。”
朱二和另外一個匠戶兩個人藉助一個小絞盤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