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八百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大奇論篇第四十八,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風雲八百里,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首先,咱們說說這“肝滿、腎滿、肺清皆實,即為腫”。哎呀,這可不是說咱們的肝臟、腎臟吃多了撐得滿滿當當就會腫起來哦!這裡的“滿”和“實”,其實是說它們的功能狀態出現了異常,就像宮殿裡的庫房(肝、腎)堆滿了不需要的東西,或者通風不暢(肺雖然清,但整體狀態失衡),結果整個宮殿(身體)就開始“發福”,出現了腫脹的情況。這就像咱們週末宅家,零食吃多了,不運動,身體自然就“圓潤”了起來嘛。
接下來,“肺之雍,喘而兩胠滿”。這“雍”字,咱們可以理解為“擁堵”。想象一下,肺這個“空氣清淨機”堵了,呼吸不暢,那不得大口喘氣嘛?而且,這氣兒還容易在胸肋兩側(兩胠)積聚,感覺就像是穿了一件緊身衣,勒得慌。這時候,咱們得趕緊開窗通風(多做深呼吸,適量運動),讓肺活起來!
再聊聊“肝雍,兩膚滿,臥則驚,不得小便”。肝要是“雍”了,就像是肝臟這個“情緒調節站”出了故障,全身的氣血都不順暢了。特別是肚子兩側(兩膚),感覺像是吹氣球一樣鼓了起來。晚上一躺下,心裡還七上八下的,容易驚醒,連小便都排得不順暢了。這時候,咱們得學學怎麼給肝“減壓”,比如少熬夜,多笑笑,讓心情像春天的風一樣舒暢。
至於“腎雍,腳下至少腹滿,脛有大小,髀脛大跛,易偏枯”。哎喲,這腎一“雍”,下半身可就遭殃了。從腳底到小肚子都脹脹的,小腿還粗細不均,走起路來一拐一拐的,這畫面,簡直是現實版的“企鵝漫步”。長期下去,還可能引發“偏枯”,也就是半身不遂的風險。這時候,咱們得趕緊給腎“鬆鬆綁”,比如適量喝水,多吃黑色食物補腎,還有,記得別老坐著不動,起來走走,讓腎也活動活動筋骨。
說到脈象,那可是中醫的獨門秘籍。比如“心脈滿大,癇瘛筋攣”,這心脈要是跳得又強又快,還伴隨著抽搐痙攣的症狀,就像是心臟在敲鼓,提醒咱們得注意情緒管理,別讓自己“火”太大了。而“肝脈小急,癇瘛筋攣”,肝脈細且急促,同樣會引來抽筋的煩惱。這時候,咱們得學會“柔肝”,就像對待嬌嫩的花朵一樣,溫柔以待,別讓它“急”壞了。
最有趣的是這段:“肝脈騖暴,有所驚駭,脈不至若喑,不治自已。”這說的是肝脈突然變得急促而強烈,像是受到了驚嚇,但過了一會兒,脈象又恢復正常,好像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這就像是咱們偶爾被小嚇一跳,心跳加速,但很快就調整過來了。這種情況嘛,其實不用太擔心,就像是一場虛驚,自己就能“不治自愈”。
“腎脈小急,肝脈小急,心脈小急,不鼓皆為瘕”。這裡的“瘕”,咱們可以理解為肚子裡的“小秘密”,可能是個腫塊,也可能是氣血不暢形成的結塊。當腎、肝、心的脈象都變得細而急促,但又不像正常跳動那樣有力時,就得警惕這些“小秘密”了。這時候,就得找中醫大夫好好瞧瞧,用溫和的方法,比如針灸、中藥,來慢慢調理,讓身體迴歸和諧。
“腎、肝並沉為石水”,這話聽起來挺玄乎,但其實講的是如果腎脈和肝脈都顯得深沉而有力,同時伴隨著身體出現水腫,尤其是那種堅硬如石、難以消退的水腫,中醫就稱之為“石水”。這就像是身體裡的河流被大石頭堵住了,水流不暢,自然就形成了積水。不過別擔心,中醫有它的辦法,比如透過利水消腫的中藥方劑,比如“五苓散”,那可是古代名醫張仲景的傑作,主要由茯苓、豬苓、澤瀉、白朮、桂枝五味藥組成,每樣幾克,具體還得看病情,就像做菜放調料,得恰到好處。
“並浮為風水”,嘿,這可不是說風水輪流轉的那種風水哦!這裡的“風水”指的是一種起病急、發展迅速的水腫病,特點是脈象浮,就像水面上漂浮的葉子,輕輕一碰就晃悠。腎和肝的脈象都浮起來時,往往伴隨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