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方天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1章 緡城一中,狄方天元的新書,狄方天元,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康安最近真的很累,他不但要把握韓市長的想法,和施政理念,出席不同的場合,不同的講話內容;還要把握國家的大政方針,把韓市長的講話精神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契合在一起。所以,張康安幾乎沒有休息時間,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到了讀書看報關注新聞上了,計劃委綜合科訂閱了大量報刊雜誌,特別是國家級的,中央級的報刊,領導的署名文章,張康安都要細細琢磨,領會作者的深刻意圖。

張康安沒有什麼業餘時間,也沒有和孝文一起喝酒吃飯的時候,他把自己所有的時間都投入到了工作,除了每天晚上回家吃飯睡覺,其他都待在辦公室裡。

張康安的無限投入,得到了韓市長的高度認可,方便了韓市長的工作,讓韓市長的所有工作都得心應手,把精力放在各項工作的落實中去了!

楚孝文的職級明確了正處後,就把工作重點落到了各縣市區的中學思想教育上。說到洪州市縣區的第一中學建設,應該以緡城縣第一中學的歷史最為悠久。

緡城縣第一中學建立於1940年秋,原名“湖西中學”,是我黨在魯西南創辦的最早革命老校之一。她歷史悠久,人傑薈萃,是一所具有優良辦學傳統的省級重點高中、省級規範化學校、英雄王傑的母校。80年篳路藍縷、涵英咀華,為北大、清華等全國著名高校輸送了大批優秀學子,為國家和社會造就了數以萬計的棟樑之才。

1.1940年秋,冀魯豫邊區行署湖西專署李貞乾專員創辦湖西中學;

2.1943年5月,改稱冀魯豫邊區第二中學;

3.1943年10月,因日偽不斷掃蕩,形勢惡劣,師生轉移到魯西南地區,與冀魯豫邊區第三中學合併,稱二三聯中;

4.1944年5-7月,師生從魯西南迴到緡城鮑樓,恢復冀魯豫邊區第二中學名稱;

5.1944年冬-1945春,在沛縣設立二分校;1944年冬-1945年7月,在碭山設立三分校;

6.1946年2月-1946年7月,湖西中學遷居緡城縣城,住在辛家大院和舊當鋪。1946年9月-1949年6月,學校三次北撤,三渡黃河,輾轉往復,歷盡磨難,但仍堅持學習、宣傳和戰鬥;

7.1948年6月,在陽穀孟營與冀魯豫邊區第七中學(現洪州一中前身)合併,仍稱冀魯豫邊區第二中學;

8.1949年1月,學校入駐陽穀城裡,建立陽穀中學;

9.1949年6月,學校遷回緡城縣城。8月,學校改稱“平原省立緡城中學”;

10.1952年11月,改稱齊魯省緡城中學。1953年開辦高中部,成為完全中學。這時學生有一千多人;

11.1956年,改稱齊魯省緡城第一中學。同年,被確定為省重點中學。當年教學教育結碩果,高中畢業生100%升入高一級學校;

12.文革期間,曾改稱五七紅校;

13.上世紀七十年代,曾改稱齊魯省緡城王傑中學;

14.1979年,恢復山東省緡城第一中學名稱。同年,被省教育廳確定為首批辦好的19所省重點中學之一。

自建校以來,學校曲折成長,九易其名。建國前,屬於遊動辦學,輾轉四省十餘市;建國後,學校設在緡城縣城東關,幾十年光輝歷程,為民族解放和國家建設培養了大批棟樑之才,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知名校友有《人民日報》著名編輯、記者姚立文、英雄王傑等;

緡城縣第一中學已走出了一條精細化管理、內涵式特色發展之路,正在“質量一中、和諧一中、幸福一中”的征途上奮力跋涉、鏗鏘前行。辦學成果

學校特色教育,碩果累累,教學成績逐年攀升,一批批優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人生巔峰:從撿到神奇筆記本開始

許曉添

影視悠遊

語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