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海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7章 歲月燃真情,六十六年風雨人生路,令狐海洋,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記憶的長河中,那段在校園裡度過的兩年時光,如同一幅漫長而艱辛的畫卷,緩緩展開。那所承載著夢想與希望的校園,見證了我和常英的堅韌與執著。

當年我來自團縣委這個極其平凡的工作崗位。按照脫產學習幹部的規定,我能領取原有的工資,還有每天七角錢的生活補助費。

這點微薄的補貼,對於大多數同學來說,或許可以再透過其它各種途徑來補貼學習經費的不足。

但我深知規定的重要性,不敢有絲毫逾越。我從未向所在單位提出過額外的要求,因為我知道規定如同不可撼動的基石。

然而,林書記卻是個心思細膩之人。他曾參加過其他學校的函授班學習,對經費的處理辦法頗為熟悉。

在我入學後,他對我說:“你要是方便的話,可以經常回來,來回的車費都能報銷,途中的補助也會按規定發放。像一般的工具書、計算器之類的學習用品,別的學員能報銷,咱們也能給你報。”

我心裡明白,他這是在竭盡全力地為我爭取經費。可僅憑單位的力量,確實難以完全解決這些問題。但他作為領導,代表組織出面,情況便大不相同了。

我個人自然不能向行政部門提出這些要求,畢竟政策擺在那裡,人家要是拿政策來說事,我根本無從反駁。所以,我一直對林書記的關心和他在實際操作中的努力心懷深深的感激。

這兩年裡,我始終堅守規定,從未給林書記和單位添過任何麻煩,也沒去單位報銷過一次發票。為了節省開支,我沒給自己添過一件嶄新的衣物,沒進飯店享受過一頓豐盛的大餐,就連坐公交車都得精打細算,反覆斟酌。

校園裡綠樹繁茂,陽光從樹葉的縫隙間傾瀉而下,在地面上繪出了一幅幅絢麗的光影畫卷。那古老的教學樓,承載著無數學子的夢想。

學校的課程安排並不緊湊,除了田間的實驗實習和實際操作課程外,每天通常只上四節課。這讓我擁有了不少可自由支配的時間。

同學們大多會利用這些時間去逛公園、逛商店,或者坐在電視機前觀看節目、看錄影,又或者打牌下棋,盡情享受悠閒的時光。而我卻整日泡在學校的圖書室裡,如飢似渴地汲取著知識的養分。

圖書室裡,書架上擺滿了各種書籍,散發著淡淡的墨香。我坐在窗邊的位置,陽光灑在身上,溫暖而舒適。

每當我翻開一本書,就彷彿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在這裡,我忘記了生活的疲憊和困難,心中只有對知識的渴望。

在讀書的兩年間,第一學年時,我大概每兩週回一次河口老家。那時家屬和孩子都住在河口老家,小美從縣城的幼兒園轉到了河口鄉的幼兒園。縣城那僅有三十多平米的房子,由二弟婚後居住著。

為了能趕上週一下午的課,我必須在星期天下午乘車到省城,然後從省城乘夜班車去那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城市,或者次日一大早再從省城出發前往。這就意味著我要在二姐家借宿一晚。

二姐家房子不大,但卻充滿了溫暖。每次去,二姐都會熱情地迎接我,為我準備好床鋪和食物。

夜晚,我躺在陌生的床上,心中卻充滿了對家人的思念。我想著常英獨自在家拉扯著兩個孩子,小美六歲,小洋兩歲,還有父母和年近八旬的奶奶。我怎能不經常回家,幫她們做些力所不及的事情,分擔些家庭壓力和擔子呢?

到了第二學年,我幾乎每週都要回河口老家。常英獨自在家,實在是太辛苦了。我必須回去,為她分擔一些壓力。每次回家,我都會看到常英忙碌的身影。她每天都要起早貪黑,為了生計而奔波。

為了緩解家庭經濟壓力,常英向她從安徽遷過來的姐夫王立柱學習生豆芽的技術。

這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其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人生巔峰:從撿到神奇筆記本開始

許曉添

影視悠遊

語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