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日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8章 北齊名臣之名相楊愔,最牛皇后,申日晨,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高洋稱帝后,他在用人方面也頗有明君的作風。首先是重用漢人楊愔,而且打破門閥觀念,不拘一格錄用寒門出身的有能之士為官。
他的做法使得當時的朝政吏治風氣為之一振,文官方面有楊愔、趙彥深、高隆之、高德政、崔暹、崔季舒。
武將方面有可朱渾元、段韶、斛律金和斛律光父子,賀拔仁、韓軌、高歸彥等大將。
楊愔(y),字遵彥,公元511年,他出生於弘農華陰楊氏(今陝西華陰市)一個貴族官僚之家,他與三國時期的楊修是同一族系的後人。
祖輩在拓跋氏立國北魏時,就投靠了鮮卑貴族統治者,在北魏王朝世代為官。
直到楊愔的父親楊津那一代,仍是北魏朝廷的高官,楊津在魏孝莊帝時位居司空,屬從一品大官。
楊愔生性穎悟,6歲開始讀書,11歲時已通《詩》、《易》、《左氏春秋》。到了北魏孝明帝當政時期,他隨父到了幷州的晉陽(在今山西太原市)以西的懸甕山書院讀書。
孝昌初年(525),楊津調任定州(治所在今河北定縣)刺史,楊愔跟隨父親赴定州上任。這時,北方六鎮軍民大起義席捲河北地區,柔玄鎮杜洛周領導的起義軍打到了定州。
楊津出兵與杜洛周作戰,因為兵敗,楊愔倆父子一同當了俘虜。之後,懷朔鎮的起義軍首領葛榮殺了杜洛周,他父子又被葛榮所抓獲。
葛榮為拉攏漢族名士,又賞識楊愔的才學,對他委以重任,欲將女兒許配給他。楊愔不願訂婚,便以有病推辭。葛榮被北魏軍打敗後,楊家父子返回了洛陽。
建義元年(528),孝莊帝即位,楊愔被拜為通直散騎侍郎,時年18歲。次年發生“元顥之亂”,他隨堂兄楊侃保護孝莊帝北遷建州(今山西晉城縣東北),被孝莊帝封為散騎常侍。
當時是爾朱榮當權的時期,楊愔的堂兄楊侃,參與了幫助孝莊帝元子攸誅殺權臣爾朱榮行動,爾朱榮被殺,但事後孝莊帝元子攸卻被爾朱兆擄走殺害,
楊氏一家也因此被爾朱氏家族記恨。為了報復楊氏家族,爾朱氏族人誣稱楊氏謀反,將其屠族,全族人只有楊愔以及二弟一妹得以倖存。
楊愔對此悲痛不已,當即前往信都投奔高歡,弘農楊氏是當時最著名的漢人大族,楊愔前來投靠,無疑會提高高歡在漢人中的號召力。
所以,當高歡知道楊愔前來投靠時,他對楊愔十分器重,也非常禮待他。
楊愔也將這位梟雄視作可以依賴的名主,向他陳述了全家遇害的經過,言辭悲壯,涕淚交流。
高歡聽後,也十分感嘆,為楊愔的悲慘遭遇而傷感落淚。楊愔感激高歡願意收留自己,向他提出了多項對付爾朱氏的策略建議。
高歡對楊愔的意見十分重視,隨即任命他擔任自己的行臺職務。
中興二年,高歡攻打鄴城但卻久攻不下,於是就命楊愔寫祭文以告祭天地。結果祭文剛剛燒完,鄴城就被攻破,楊愔也因此被高歡重用。
由於楊愔文筆出眾,高歡極為欣賞,升任他為大行臺右丞,主管行臺後勤事務。當時政治、軍事事務頻繁,行臺的所有檄文教令,主要由楊愔和另一位漢族士人崔稜撰寫。
自楊氏滿門被爾朱氏殺害後,楊愔始終按喪禮的形式生活,從不食肉飲酒,只以食鹽和稻米為食。營養不良,再加上極度悲傷,楊愔消瘦到極點。
高歡十分憐憫他,經常加以勸慰開導:
“遵彥,不要過分悲傷,雖說君子守喪要戒除酒肉,但你只吃米飯,這樣做會損害你的身體,須知道,人只有活著,才能有機會為死去的親人報仇雪恨,如果你不愛惜自己的身體,早早失去性命,試問還有誰能替你的親人報此家仇呢?”
楊愔聽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