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大道之爭
闌風伏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0章 大道之爭,掌洞天福地,建人間仙國,闌風伏雨,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華夏文化啟蒙了西方,亦必將引領世界重歸大道。
華夏文化啟蒙了西方,然而西方人卻發起了對華夏進行滅史、滅文的洗腦戰爭。
華夏文明與西方文明有著本質上的差異,華夏屬於自立型文明,而西方屬於寄生型文明。
華夏曆來為農耕文明,農耕文明崇尚自食其力,如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西方主流則是狩獵遊牧文明,推崇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對西方人而言,海盜並非罪過,而是浪漫與傳奇。
狩獵遊牧文明屬於寄生型文明,不搶奪便無法度過危機,這是他們的生存法則,進而演變成他們的價值觀和行為邏輯。
歐美既未產生過 “經世濟民” 的思想,更無 “天下為公” 的理念,無論是打仗還是徵稅,皆為一己私利。
從 “帝國” 這一概念即可看出西方文明的性質。在西方文化語境中,“帝國” 一詞深受羅馬帝國的影響。自中世紀晚期以來,歐洲人常將類似羅馬帝國那般疆域遼闊的大國稱為帝國。
早期來到華夏的西方傳教士習慣性地將當時的中原王朝也稱作帝國。但實際上,領土面積大小和人口多寡並非區分一個國家是否為帝國的關鍵。
在西方歷史語境中,帝國實際上是指透過陸地或海上擴張,建立起中心與邊緣的區分,並透過掠奪邊緣地區來彌補中心地區的統治模式。
華夏古代的中原王朝雖也有中心與邊緣的區別,但中原王朝並非依靠掠奪邊緣地區生存。相反,為了邊疆穩定,中原王朝還經常用中心地區徵收的財富補貼邊緣地區。
可以說,從中心與邊緣的關係來看,華夏古代王朝與西方帝國的統治邏輯截然相反。因此,用西方語境下的 “帝國” 一詞來描述古代中原王朝是極大的誤解。
在古代華夏,中原指的是東亞大陸土地最肥沃、生產力水平最高的核心耕種區,也是王朝統治的中心地區。邊緣地區的政權則被稱為 “夷狄”。
對於夷狄來說,其最高理想便是入主中原,爭奪這片大陸上的生產力中心。當一個政權成功佔據中心地區後,其治理邏輯便會從進攻轉向防守。
正如孔子在《春秋》中所說:“夷狄入華夏則華夏之,華夏入夷狄則夷狄之。” 這裡華夏與夷狄之間的轉換,不僅指文化習俗,還包括政權的統治和治理模式。
當一個政權佔據了最為富庶的中原之地後,其治理國家的思路便從打天下變成了守天下。因此,中原王朝在建立之初,往往要對內部管理體系做出重大調整。
這便是儒生陸賈對漢高祖劉邦所說的 “馬上得天下,但不能馬上守天下”。這種重大調整的主要內容通常包含削弱軍事體系,將原本的進攻型軍隊轉變為一支國土防禦型部隊。因為中原王朝此時已無需再對外擴張。
而且對於中原王朝來說,用核心貨幣等成本更低的方式來拉攏安撫邊緣地區顯然更加划算。這種行為本質上是在用文明中心地區的財富補貼邊緣地區。
這種文明中心地區主動向邊緣地區輸血的治理邏輯,在西方帝國體系中難以想象。因為在西方帝國體系中,邊緣地區是供中心地區掠奪的。生活在邊緣地區的蠻族不具備帝國公民的資格,生來就是為了給生活在中心地區的文明人輸血。
西方帝國體系是高度依賴對外擴張和對邊緣地區進行掠奪的體系,其統治觀念是 “馬上得天下,更要馬上治天下”。因為帝國要持續對邊緣地區進行掠奪,就需要一直維持一套進攻性的軍事體系。
而作為世界霸權的帝國,更是要始終在軍事上對邊緣地帶的國家保持規模和技術上的優勢,這樣帝國才能在遭遇危機時隨時動用武力,維持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