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天道文明
闌風伏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章 天道文明,掌洞天福地,建人間仙國,闌風伏雨,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什麼歷朝歷代非要承認自己是華夏,而不是另立國統
這歸功於,秦王政橫掃六合以後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嬴政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自稱‘始皇帝’。
秦始皇統一了華夏,奠定了華夏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
秦朝統一華夏的歷程雖短暫,與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相比,秦帝國的壽命可謂匆匆。然而,這短暫的歷史卻為後世留下了無價的制度遺產。
一統六國之後,始皇帝除了實行車同軌、書同文等偉大政策外,還有一個令人矚目的創舉——他使用和氏璧雕刻了一枚傳國玉璽,並宣稱得玉璽者得天下。
雖然始皇帝的初衷是為了彰顯自己受命於天的權威,但這一舉動間接地為全華夏的諸侯們確立了“天下”這一觀念。
劉邦建立漢朝後,因為玉璽落入自己手中,為了證明自己統治天下的合法性,更是將這個觀念強調了數百年之久。
最終,這一觀念深入人心,為華夏人所普遍接受。
漢朝末年,袁術憑藉一塊玉璽就敢於稱帝,聲稱玉璽在手,天下我有,然後最終遭到了諸侯們的合力剿滅。
儘管袁術的行為顯得過於自信,但這從側面反映出,他確實深信得玉璽者得天下的觀念。
實際上,經過秦朝和漢朝數百年的大一統宣傳,這塊玉璽已經演化為一種象徵,一種永久性的虛擬玉璽。
每當一個朝代衰落,只要有人能用事實和實力證明自己是“天命所歸”,就能從道義上佔據制高點,彷彿真的掌握了那塊虛擬玉璽。
於是,天下諸侯紛紛歸順,傳檄而定。新皇登基後,會繼續強化天命所歸的宣傳,宣佈自己從法理上繼承了前朝的一切,從而鞏固自己的統治。
在天下大亂之際,每個自認為能夠勝出的諸侯都會大力宣傳大一統觀念。然而,當形勢逆轉,他們往往來不及改變口風。
而新皇為了穩固統治,更是會不遺餘力地強調大一統概念。
秦朝開創了這一偉大傳統,後續的皇帝們嚴格遵守並強化了這一制度,長達兩千多年之久,最終形成了華夏獨特的文化傳統。
正如主席所言:“百代都行秦政法”。
相比之下,歐洲的帝國卻未能形成類似的傳統。它們更多地依賴於血緣關係和宗教關係來凝聚國家力量。而華夏則以華夏文化為核心凝聚力,這使得華夏能夠經受住歷史的考驗,雖然偶有衰落,但始終能夠復興。
從秦帝國到清帝國,雖然這些王朝更替頻繁,但在華夏文化中,它們都被視為華夏的一部分,只不過皇帝有所不同而已。
華夏從未有過崛起的概念,一直在追求復興。華夏一直在巔峰,只是偶爾遭遇挫折,但終將重回輝煌。
這是拿破崙、基辛格等歷史名人的共識,也是歐洲主流思想家的觀點。在全球範圍內,華夏的這種獨特性無人能及。
華夏的凝聚力之強,令人歎為觀止。一個省份的面積和影響力,就足以與歐洲的一個國家相提並論。
儘管南粵人和荊楚人之間方言不通,但他們都堅定地認為自己是華夏人。如果有人提議他們分別成立國家,他們可能會以異樣的目光看待你。
歐洲人無法理解,為什麼華夏如此多的省份能夠和睦相處,而華夏人也同樣難以理解,為什麼像愛爾蘭和英國這樣的鄰國,明明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卻會選擇分裂。
在民族融合和凝聚民心方面,華夏文化無疑是世界第一。鷹醬等國的努力,在華夏文化面前都顯得相形見絀。
如果一個國家的內部凝聚力和認同感不足,那麼它早晚會走向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