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2部分,盛唐神話,開了,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然後我們四海商社就生產各種好東西,組織各種好玩法,將他獨佔的這麼多錢賺過來,然後分給那些被這個大官搶走錢的陳大海們。
當然不能直接分,而且我們也沒辦法去問這個大官你到底搶了誰。我的辦法就是招工,提高工人待遇,這樣既還富於這些被搶走錢的窮人,我們自己又獲得了事業。”
李峴和李倓點點頭,蕭去病的意思是,吏治清明更好,而即使吏治不清,但我們卻透過另一種辦法重新分配了這些粥,也可以變相達到吏治清明的那種效果,而且還獲得了事業,和這些人的感激。
蕭去病繼續道:“其二便是想辦法讓粥變得更多,這裡又分為兩個辦法,一個辦法就是高效利用資源。
比如土地只有這麼多,但我們想辦法提高產量,這樣粥的分量不是又可以多些嗎?
再比如分工合作,專人專用,就像四海商社那樣,之前家裡的婦人都被小孩,家務瑣事牽絆住。現在我們將小孩集中起來,由幾個婦人就能照顧,其他婦人就解放出來了。
我們建造養豬場,養羊場,請專業的人教他們用最好的方法養豬養羊,只要幾個人就能養幾百人才能養的豬羊。
同理假設我們有辦法讓一百人就能種之前一千人才能種的田,這樣農夫就解放出來,可以做其他事。
這樣分工合作,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不但大幅度提高了效率,更能空出更多的人手,除了養豬,養羊。還可以養牛。燒磚。冶鐵鍊鋼。這些養的豬牛羊,便可以抵很多份粥,其他做工的則可以讓我們生活得更好,讓我們的軍隊更強大。
還有另一個辦法,就是我們走出這個封閉的地方,到別的地方去獲得糧食拿回來,這樣粥的數量又將大幅度提高。
然後我們再回到前面那個比方,現在人口變成了二十人。但是粥也不是原來那樣只有十五份了,而是變成了四十份,這還不好分嗎?再加上第一個劫富濟貧的解決之道,就怎麼都可以保證每個人都有能分到足夠的粥,還有富裕,豈不是一直可以天下太平?”
李峴也是極聰明之人,一點就通,他眼睛一下亮起來:“所以輔臣就跑到南海去賺錢。”
“是啊,此次去南海,一方面是要為我們四海商社帶回大量的財富。維持我們高效的運轉;另一方面也是想告訴這些權貴世家,不要總想著兼併土地獲得利益。其實外面到處都是錢。我們的眼睛不應該只盯著現有的一畝三分地,而應該將目光看向外面的星辰大海!”
這倒不是蕭去病想出來的,在另一個時空,他就聽說過一種說法:說是一個歷史迴圈,天下大亂,強者統一天下,平均分配土地(資源),然後漸漸的,土地被兼併,資源被少數人掌控,大多數人活不下去,於是造反;於是天下再次大亂,然後再出一個強者統一天下,平均分配土地,然後土地再被慢慢兼併,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如此迴圈。
好比另一個時空十九二十世紀的經濟危機,也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少數人掌握了絕大多數資源,這些人過分追求最大利益,這幾乎是天性,最後就是崩盤的下場。
最廣大的勞動者辛苦工作卻獲得極低的報酬,然後沒錢消費,廠家的東西賣不出去,然後破產,然後這些人就越沒錢消費,越破產,於是爆發經濟危機。
這就表明,資源不斷向少數人手裡集中,幾乎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規律。
所以後來為了解決這個難題,人們普遍採取的辦法就是提高工人工資,提高大多數人基本福利等等,為的就是抵消利益不斷向少數人集中的惡果,將利益回流一些給大多數人,以免崩盤。
蕭去病所謂劫富濟貧的理論,不過是照抄罷了。當然,某些比較強的國家,同時還採用了另一個辦法……
“哈哈,所以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