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紅色風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部分,歷史人物:易中天文集 第十卷·帝國的惆悵,紅色風帆,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照庵種貧齲��趺鞘怯惺等ǖ摹K�怯兇約旱牧焱痢⒄��⒕�雍筒普�杖耄�踩弧岸懶⑼豕�薄H綣�嘏檀螅�絲詼啵�試捶岣唬�涫盜Ρ愫芸贍艹��醒胝���熱緦蹂ǖ奈夤�褪恰N夤�卮Τそ�邢掠危�蝗鬧���忝字�紜N饌跫蹇蟮們��笏�醚危�患滓環劍�瓶傻洩�3ご艘醞��票匚泊蟛壞簦�晌�醒胝�ǖ男母怪�肌U餼鴕��疲��蚧鰨��魅跗涫屏ΑU餼褪恰跋鞣�暴ぉは炔眉跗淞斕卦偎怠�
但是這有風險。因為沒有哪個藩王是願意被“削”的。人家到嘴的肥肉,你生生地奪了去,就連阿貓阿狗都不會願意,何況鳳子龍孫財大氣粗的藩王?那不逼得他們狗急跳牆才怪!所以景帝和群臣都很擔心,我們削藩,他們會不會造反?晁錯卻不以為然。晁錯說:“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反亟,禍小;不削反遲,禍大。”也就是說,削藩,他們造反;不削藩,他們也會造反。現在削藩,他們馬上就反,但是為害尚小。暫不削藩,他們反得遲一些,但是後患無窮。因為那時他們已羽翼豐滿,存心造反,你可怎麼收拾?所以得“先下手為強”。 。 想看書來
二 削藩其事(2)
可見,削藩,是建立在藩國必反的前提下的。那麼,吳王他們果真要反嗎?
這當然也不是一點依據都沒有。比如前面提到的鄧公,就說過“吳王為反數十年矣”的話。吳王自己,也說他“節衣食之用,積金錢,修兵革,聚穀食,夜以繼日,三十餘年矣”。但這也只是一說,而且都是事後說的。事實上,吳王造反,事前並無證據。“七國之亂”平定後,政府軍在他們那裡也沒找到什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相反,《史記》、《漢書》都說“吳王濞恐削地無已,因以此發謀,欲舉事”,或者“吳王恐削地無已,因欲發謀舉事”,即都認為吳王的造反是削藩逼出來的,也可以說是“正當防衛”或“防衛過當”。至於晁錯彈劾楚王和膠西王的那些事,比如楚王在太后喪期亂搞女人,膠西王賣了官爵,也都不能說是“罪大惡極”。當然,晁錯是御史大夫(副總理兼監察部長),彈劾這些諸侯是他份內的工作。但如果以此作為削藩的理由,那就是找茬子了。
不過,吳王不反,不等於別人不反;此刻不反,不等於將來不反;劉濞本人不反,不等於他的兒子孫子不反。曹操沒有篡位,曹丕不是篡了?朱元璋一死,燕王朱棣不就反了?而且口號也是“清君側”。當然,曹丕也好朱棣也好,都是後來的事,我們不能據此反推劉濞或他的兒子孫子也是要造反的。但諸侯坐大,對於皇權確實是威脅,曹丕和朱棣就是證明。所以,站在帝國的立場,削藩確實是對的。如果任由諸侯擁兵自重,造反的事就遲早會要發生。我們不能不佩服晁錯的深謀遠慮。
何況正如黃仁宇先生所言:“根據當日的觀念,造反不一定要有存心叛變的證據,只要有叛變的能力也可以算數。”(《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何況劉濞不但有能力,也有形跡,比如靠著財大氣粗,廣散錢財,招兵買馬,籠絡人心,而且專門招募那些亡命之徒。這不是想造反又是什麼呢?漢景帝也說,吳王大力發展鑄銅和煮鹽產業(吳王即山鑄錢,煮海為鹽),用這些收入來吸引人才(誘天下豪傑),一大把年紀了還公然造反(白頭舉事),如果沒有萬無一失的準備,會跳出來嗎(此計不百全,豈發乎)?所以,滅吳,也不算冤。
其實,就算吳王劉濞是冤枉的,這個冤大頭也只好由他來當。因為削減藩國領地,削弱諸侯勢力,最終取消封建制的藩國,將“半封建半郡縣”的“郡國制”變成徹底的“郡縣制”,是歷史的必然趨勢;而郡縣與封國並行的“郡國制”,則是新舊兩種制度討價還價和政治妥協的結果,是漢代統治集團在建國之初的權宜之計。而且,這種不倫不類的制度給西漢統治集團帶來了不小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