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塵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1章 秋收2,原始人日記,牧塵客,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六月底到七月中旬,農田採收工作一直在進行。

好在入秋之後,暴雨已經很少,基本沒有四五月那種暴雨連綿的狂暴場面,就算是下一場暴雨,也很快就雲開日出。

雖然下雨會影響晾曬入倉,但也並沒有對今年的糧食收穫產生太大的影響,因為還有涼棚和足夠多的房屋和工具攤開存放,不至於像以前那樣純粹的望天收。

隨著農田採收工作陸續進入尾聲,晾曬入倉登記的數字也逐漸統計完成,最後一批入倉的是試驗田的糧種,粒大飽滿,產量喜人,畝產接近七十斤,相當於秦漢時期一石的樣子。

雖然徐晨並不滿足,但他也知道這已經是當前人類耕作所能達到的極限了。

在沒有更好的種子農藥化肥等更高階的農業生產條件下,這種產量將會成為一個歷史記錄,在很長時間內保持無法被打破。

因為這塊試驗田投入的人力、物力、時間等都不是當前部落所能夠支撐的,根本不可能大面積推廣,只能作為育種實驗田。

至於真正的耕種,就算牛馬農具齊備,也就是這一百畝熟田的耕作方式,畝產在五十斤左右就頂天了。

而這產量還包括種子。

根據兩年耕種的效果來看,一畝田五到十斤的種子遠遠不夠,植株太稀了,再翻一倍也很勉強,若想真正提高產量,一畝田的種子至少要達到二十斤,那麼四百畝農田明年就將投入八千斤的種糧。

但種苗密度高,需要的肥力自然也更多,因此還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時間積肥。

在工農業生產中,投入和產出一般成正比。

但巴族和其他原始部落不可能持續性的投入如此多的人力財力物力耕種。

因為任何事物發展都有一個瓶頸,在當前水土、氣候、環境、種子、人力、技術等各種生產條件侷限下,七十斤就是頂點,五十斤絕對算高產,四十斤屬於豐收,二三十斤才算正常。

更何況在地廣人稀的局面下,現在缺的不是地,而是人。

隨便燒塊荒地撒播幾斤種子,秋天就能收穫二三十斤的糧食,這種望天收的撿錢模式下,誰都沒有死磕幾畝薄田的興趣。

這就是為什麼古代會大量墾荒的原因。

徐晨也一樣,與其在單畝上下功夫,遠不如在面積上下功夫。

同樣數量的種子,種植面積擴大到八百到一千畝,在耕種和日常管理上可以更加粗放輕鬆一些,但最終在產量上也不會相差太多,這就是刀耕火種時代廣種薄收的增產價值觀。

徐晨雖然對眼前的收穫並不滿意,甚至有些咬牙切齒,但在母巴和所有女人看來,這就是一個破天荒的豐收,特別是試驗田。

以前野外採收,一畝田範圍大概能採收五斤就頂天了,並且還要花費大半天的時間,要想採收七十斤,一個人要弄半個月,一季下來,二十多個女人也就能弄千把斤的樣子。

那就是整個部落全部的收入。

但短短兩年時間,在徐晨的帶領下,部落的糧食採集收入至少增長了十倍,達到了所有人都不敢想象的一個天文數字。

最後的統計結果出來,今年農田總收入達到一萬七千六百八十斤,其中試驗田二十畝收一千三百餘斤,剩下的八十畝熟田的產量比新田多收近三成。

雖然這種產量提升並不十分明顯,但在種子一樣的前提下,大規模種植之後的總量提升就比較可觀了。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任何財富都是透過量變慢慢積累起來的,若是明年四百畝地整體產量提升三成,那麼糧食總產量將會突破兩萬斤規模。

若是全部推廣採用試驗田精選的飽滿種子,耕種再精細一些,產量還有可能提升兩成左右,總產量將會突破兩萬六千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求你給我一巴掌

牛奶味蝦條

重生後的夫君又瘋又茶

堇色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