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過十一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部分,心理學與生活,連過十一人,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2、條件作用的過程
習得(acquisition),即CR首次被誘發出來並隨著試驗的重複而不斷增強其頻率的過程。
延遲條件作用,CS先出現並至少要持續到UCS的呈現。
在痕跡條件作用中,CS在UCS呈現之前即結束或被取消了。痕跡指的是有機體對UCS出現時已經不再呈現的CS的記憶。
在同時性條件作用中,CS和UCS是同時呈現的。
在倒攝條件作用情形下,CS出現在UCS之後。
通常,條件作用在CS和UCS之間間隔很短的延遲條件作用模式下最有效。不過,產生最佳條件作用的CS和UCS之間準確的時間間隔依賴於幾個因素,包括CS的強度和被條件化的反應。
同時性條件作用的效果通常都很差,而倒攝條件作用則更差。
當CS(例如,聲音)不再預示CS(食物)時,CR(唾液分泌)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弱,最終不再出現;消退過程(extinction)就發生了。經過一段休息或暫停後,無須再與UCS匹配,CR即可突然重現的現象,巴甫洛夫稱之為自發恢復(spontaneous recovery)。
節省(savings)學習的一個例子:再次習得某一反應比初次習得該反應時所需的時間要少。
(1)刺激泛化
通常,一旦CR被一個特定的CS條件化了,與CS類似的刺激也能誘發CR。這種反應自動擴充套件到從未與最初的UCS匹配過的刺激上的現象,叫刺激泛化(stimulus generalization)。當對一系列在某一維度上差異逐漸增加的刺激所誘發的反應強度進行測量時,我們發現了泛化梯度。
泛化梯度的存在表明了經典條件作用在日常經驗中的作用方式。刺激泛化透過最初特定經驗拓展學習範圍,從而建立相似的安全因素。藉助這一特性,新的可比事件可以被認為具有同樣的意義或行為價值。
(2)刺激辨別
刺激辨別(stimulus discrimination)就是生物體學會在某些維度上對與CS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反應的過程。
有機體欲在環境中表現出最佳行為,就必須平衡泛化和辨別過程。經典條件作用提供了一種允許生物體對其環境結構做出有效反應的機制。
3、聚焦習得
(1)相倚:羅伯特?雷斯科拉,為使經典條件作用能夠發生,除了CS與UCS相接近——出現的時間靠近以外,CS還必須可靠地預期UCS的出現。
(2)資訊性
里昂?卡明,CS還必須具有資訊性。
UCS的先前經驗而使被試用第一個CS來降低第二個CS的資訊性的能力,稱做阻斷(blocking)。
中性刺激僅僅當它既有相倚性,又有資訊性時,才能成為有效的CS。
4、經典條件作用的應用
(1) 情緒和偏好
恐懼條件作用。
(2)瞭解藥物成癮者的成因
巴甫洛夫(1927)和貝可夫指出,當個體預期到鴉片的藥理學作用時,他對鴉片的耐藥性就會提高。
西格爾:毒品的使用情境作為條件刺激物存在,個體透過阻止藥物的常規效應而學會了保護自己。
機體對藥物的對抗反應是無條件反應(UCR)。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補償反應就變成了條件反應。換言之,在與使用藥物通常相聯絡的情境(CS)中,機體會對藥物的預期效應做出生理準備(CR)。由於在那種情境下,有機體必須消耗一定量的藥物克服補償反應,才會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