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巴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部分,調教大明,旅遊巴士,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個月收益,崇文門店仍然是最多,淨入五千八百兩,宣武門店最少,三千九百兩,八店相加,三萬八千七百六十二兩,這是淨入。”
最後總結的時候,張用誠眼看四周,聲音放低了不少,顯是害怕被別人聽到。
每個月近四萬兩的收入,這是何等駭人的數字!
簡單來說,張居正這個千古一相,用幾年時間積儲了大量的糧食,然後改江南漕運來的糧食為折支,就是把糧食改折為白銀,以銀本位為國家賦稅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明王朝以實物徵收,也就是糧食徵收為充要賦稅來源的形式才發生了變化。
至此,明朝一年的白銀收入是二百到三百萬兩一年。萬曆三年時,戶部積存白銀到九十七萬兩,接近百萬兩,而張居正因為這個數字深感自豪,而朝野之間,不論他的政敵有多麼想攻擊他,扳倒他,在兩千萬石儲糧和百萬白銀的華麗數字面前,毫無疑問的全部敗退了。
要知道,嘉靖年間大家可是發不出工資的……海瑞的日記裡頭,多次記錄著自己當縣令的工資被折為香料和破布,加上擦屁股都嫌硬的寶鈔……這可不是偶然現象,在嘉靖年間是普遍現象。
明太祖設計的小農經濟的財政體系,到嘉靖時東南有倭寇,西北有俺答,兩邊一起折騰,王朝財政不是接近破產,是實實在在已經破產了。
如果不是俺答和倭寇都不成氣候,明朝在嘉靖年間實在就有亡國的危機!
這麼一想,便知道張惟功和他的順字行有多逆天了!
一個月近四萬兩的收入,還不算是旺季,夏末時遠不及秋天和入冬時的客人多,也就是冬末春初時要比現在淡一些,平均下來,一年五十萬兩的淨收入是肯定有的。
這還是張惟功一年花幾萬兩銀子訓練部下的緣故,窮文富武,練武是要大捧銀子養著的,營養要好,衣服鞋子常得換,任何一支軍隊都會有規定,都會定時下發軍服和鞋子,還得有治跌打損傷的丸藥,否則滿屋傷患,還怎麼練?
一年好幾萬兩的開銷,卻是花在不到五百人的少年身上,換了在九邊軍鎮,正好夠養兩千人的一營兵,還連鎧甲到兵器,戰馬。
“我都知道了,用誠,你辛苦了。”
張用誠是總帳房,各店都有帳房,各自算自己那一塊的收入,不準打聽和傳話,總的收益和開銷到底有多少,只有張惟功和張用誠兩個人知道,別人一律不得與聞。
畢竟這個收入水平,實在是太駭人了一些,佔現在大明一年收入的四分之一到六分之一之間,這個收入,是很多人難以想象的。
“辛苦倒是不怕,不過最近風聲不穩呢。”
“是不是還是被人看出端倪來了?”
“是的。”張用誠神色略顯緊張,點頭道:“我們的進貨出貨,不管怎麼隱瞞,畢竟攤子鋪大了,而且現在不再是散客小商,不少南方的鉅商也知道我們順字行。這樣下去,利潤會越來越大,但是被人盯上的風險也大了。最近幾天,每個店門前都有不三不四的人在轉悠,打探訊息……”
“要查。”張惟功道:“多派人手,查查是哪一家對咱們有興趣了。”
“嗯,回去之後就辦。”
張用誠把心底的擔心對惟功說了,感覺鬆快了很多,在馬上抱拳一揖,終是神色從容地去了。
其實惟功對他的心理也很瞭解,不算帳還好,算了帳就嚇自己一跳。一個月四萬兩銀子的淨收入,在幾年前還是飢一頓飽一頓的孤兒來說,晚上嚇地睡不著覺也是正常的,張用誠的緊張,也是在情理之中。
至於有人打自己的主意,惟功一點不奇怪,京城這樣的地方,潛在水底下的全是深海怪獸,吃人是不吐骨頭的,利益之爭,說白了無非就是看誰狠,誰的拳頭更大而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